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遼松運河計劃,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東兵馬不足,我給你留下一些人。看管俘虜。當然了,成名將領,你估計也不好指揮,最近發現一員小將,叫平安的。他父親也是當年的老兄弟,而今也長大了。頗有勇力,你留給你了。剩下的,只能看你自己了。好自為之。或者真辦不了,也可以不辦。”
何夕說道;“多謝國公支援。我定然將這一件事情給辦好。”
何夕之所以這麼著急修建。其實也是這個機會太好了。並不僅僅是俘虜在這裡,從遼東支援前線的民夫,也滯留在這一帶。立即能拿過來用。但是等人再散去。重新召集,這個成本就太高了。
而且這一條連線東北水網的大動脈。早修建好一日,對於大明對東北的經營,就早上一天。
至於危險。固然是有的。但是韃子畢竟不是當初的韃子。遼東軍也不是當初的遼東軍了。何夕到遼東之後,遼東軍人數上並沒有增加很多,反而減少了一些。但是軍備上卻比之前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葛天工,將太平鐵廠很多東西都複製過來了。已經讓遼東冶鐵技術,一下子成了大明第一流水平。
雖然而今產出不多。更多生產農具,工具。但是稍稍生產一些軍械,就足夠裝備遼東軍了。
而且都是開國一路打出來的勁旅。遼東的民風也很彪悍。葉旺雖然在大明將領之中,算得上二流三流人物。但也是一個合格的將領,遼東軍的戰鬥力一直維持著不錯。
換裝之後,即便談不上天下第一流的精銳,但在同等數量之下,一點也不虛元軍。
而元廷還有多少人馬,不到十萬。而遼東軍也是這個數量級。唯一的區別是遼東軍馬匹沒有元軍的多,元軍能做到一人數匹,甚至更多戰馬。但是遼東的騎兵,頂多一人一騎,即便這樣,遼東騎兵也沒有多少。
不過,這又不是長時間追逐戰。是固定在遼河與松花江之間的小範圍之內。而且在修完運河之後,就可以撤了。
這運河讓韃子破壞,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即便破壞一段。修繕起來也是很容易的。說白了不過,是一條土溝,特別是冬天還不能用。
只是,何夕並不是沒有隱憂的。
他的隱憂不是別的。是高麗方面。
他其實已經收到了,葉沈的一些報告。葉沈發現高麗有異動。不僅僅前線摩擦加劇,特別是高麗對鴨綠江的女真部落打擊加重。而且與他有了數次百人以上的摩擦。似乎在探明鴨綠江東岸。明軍到底有多少兵力。
而且靖海商會之中,在高麗那邊安排的眼線,也報告了很多訊息。比如,高麗南方大面積徵調糧草。高麗南方的糧價也因此提高了不少。甚至有人想透過他們買糧食。
這種種跡象都表明,高麗很有可能西進。
這讓何夕很是憂心。
本來嗎?何夕是準備調幾個衛所在鴨綠江沿岸佈防的。但是而今聽了馮勝的警告,讓他猶豫起來了。
聽人勸,吃飽飯。
何夕不敢忽略這位百戰老將的意見。也不看小看,那位脫因帖木兒。
所以,何夕想來想去,決定不管高麗那邊的情況。他之所以這樣做,因為在他印象之中,高麗並沒有與大明有過大規模戰爭,當然了,那種邊境摩擦,大抵是有的。
不過那都是小事。
更重要的是,鴨綠江兩岸的情況。
一片莽荒之地,根本沒有多少人丁。而大明對遼東的統治,其實都在遼河沿岸的。即便高麗越過鴨綠江,對遼東也不會有多少損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