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何夕的想法,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馮勝有異心,何夕是絕對不可能跟馮勝走的。

還有南京京營的戰鬥力現在到了什麼程度,何夕自己都不大知道。他畢竟不好探查,他只能從南京城頭數以百計大炮,還有太平鐵廠中一代代更新的火器明白一點。那就是南京京營火器化程度越來越深。戰鬥力,估計已經強過北放邊軍拳頭部隊了。

歷史上朱元璋的擔心,其實也是大明一個痼疾,那就是政治中心與軍事中心分離。之前朱元璋與徐達能達成互信,可以將北邊百萬大軍放在徐達手中。而承平日久,即便朱元璋怎麼訓練,怎麼保持,南京京營的軍隊戰鬥力,都會呈現衰落的趨勢。而北邊與韃子一戰戰鬥,邊軍戰鬥力保持得更好。甚至能更上一層樓。

於是就出現了,大明最精銳的軍隊,不在皇帝手中的問題。

朱元璋晚年的不安全感,這未必不是其中一個原因。

而今一切改變,何夕估計馮勝的局面大為不同了。何夕與馮勝長期合作,會有不少的好處。

其次,何夕也需要資歷。

雖然何夕這幾年,一步好幾個臺階,成為遼東巡撫,方面大員。但是真要說起,他的資歷還是最淺的。要知道,大明將領如果以年齡劃分層次的話,馮勝,徐達,湯和,他們是一批的。與朱元璋年齡相仿。沐英,藍玉,等人。說是年輕一輩,但也大了何夕十幾歲。

何夕的資歷是最淺薄的。

但是很多時候資歷,並不是說你多少歲,而是參與了多少事情。何夕如果能在這一次北伐高度參與,也可能抵消他資歷薄弱的印象,這一次大戰就是他的資歷了。

更不要說,何夕瞭解歷史。

雖然而今因為何夕的原因,歷史恐怕大變樣了。但是人心卻沒有變。最少納哈出的戰鬥意志並不堅固。甚至心中有猶豫。打仗之前,主帥猶豫不決,這是兵家之大忌。

故而,這一戰勝利,大勝的可能性很高。

甚至比歷史上還要輝煌。

何夕當然要參上一腳了。根本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這些事情,何夕在來的路上已經反覆思量了。自然下定了決心。

只是何夕這邊整裝待發了。其他人還不明白,馮勝為什麼忽然召見大家。

------

“父親。”傅忠對傅友德說道;“宋國公忽然從遼東回來,聽說將遼東巡撫也帶來。這似乎是有大動作。我們如何應對。”

傅忠在雲南的傑出表現。也讓傅友德對傅忠大為滿意。這一段時間,就帶在身邊。耳提面授,好好地傳授兵法,或者其他方面的事情。

傅友德聽傅忠這樣說,輕輕一嘆。說道:“我兒,宋國公是我的老上司,他自由安排。你無須多心,這一次大會,自然會說明的。”

傅忠說道:“父親,您封國公------”

傅友德說道;“我不管你聽到什麼傳言,傳言只是傳言。我封不封國公,是陛下決斷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今後,這樣的事情,無須再提,也不準再說,連想都不要想,陛下聖明,明見萬里,天下間能瞞得住他老人家的事情,少之又少。該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不該是你的。你想也沒有用。況且雲南戰功,陛下已經賞過了。否則你怎麼能青雲直上。”

“我傅家不缺一個國公,缺的是你成才?”

傅忠聽傅友德如此訓斥,立即低頭,說道:“孩兒明白。”傅忠這樣說,內心之中還是不服氣的。

傅忠只覺得何夕這個名字分外刺眼。再者,傅忠畢竟年輕,並不能理解傅友德這番話種種微妙的意思,將馮勝當成了傅家在政治上的敵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