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何夕的想法,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二章 何夕的想法
蒙古與大明連年征戰,勝負且不去說,即便是打勝仗也是要死人的。蒙古人口就那麼多,如果能承受得住消耗。人口尚且如此,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打到現在蒙古人連鐵鍋都快用不起了。
鐵作為製作武器最重要的原材料。已經匱乏到這種地步了。蒙古軍隊的裝備,又是何等的不堪,當年他們從中原帶到草原上各種武器早就不能用了。草原上也不是沒有鐵礦,蒙古人也會冶鐵,但是蒙古人是不可能供應大軍這麼多裝備的。
如果說從洪武四年之後,因為朱元璋的休養生息,大明恢復元氣,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邊軍之中,邊軍戰鬥力一步步的增強,在何夕到來之後,更是有一個飛躍。而蒙古人一直在持續不斷地衰落之中。
或許大明的情報機構,錦衣衛與馮勝私人情報網路。對於很多蒙古權貴之間的陰私,不大能搞明白。但是對蒙古軍隊的情況,卻是瞭如指掌。畢竟,這些東西根本無法隱瞞。
既然三萬大軍,扔出去不可能全軍覆沒。馮勝何不冒險?
馮勝第一次代替徐達掌控北方大軍,下面又有傅友德的挑戰,南邊也有湯和的威脅。這個位置,他沒有坐穩。需要一場輝煌的大勝。坐穩這個位置。
如果這一戰沒有能盡全功,讓納哈出逃了。就是失敗。而三萬大軍被困,損失慘重。也是失敗,其實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不一樣。
他好歹是開國功臣。一些小問題,是弄不倒他的。無非是屁股下面這把椅子不在了。
所以,馮勝需要何夕支援他的決斷,也需要遼東方面全力以赴。一方面是後勤工作。另外一方面遼東軍也會作為第二梯隊軍隊,進入戰場。更需要何夕頭上聖眷,好增加說服力。
而何夕之所以過來,也是有自己的心思。
首先,何夕是比較在乎與馮勝的關係的。
徐達養病,不再領兵。李文忠病死。大明軍隊進入了後徐達時代。統治北方大軍的人選,其實就那幾個。傅友德,馮勝,湯和。其實湯和是最不可能的。
無他,湯和的履歷比其他幾位,有一些小小瑕疵。
前文說過,王保保與徐達有過一次對決,王保保引兵攻北平,眼看要端掉明軍在北方最重要的後勤基地。但是徐達不上當,反攻太原,逼得王保保只能回援,又在太原城下,先破王保保,再破太原城,讓王保保僅以身免。
以徐達的性子,在開戰之初,就應該能想到王保保可能衝著北平去的。不可能不防備,讓自己落到被動的局面。最後,只能險中求生,賭一場生死局。那麼,徐達派去抵擋王保保的人,是誰?
沒錯,就是湯和。
就是湯和被王保保胖揍一段,只能自守,失去了牽制王保保的能力,王保保所部,有了自由活動的空間,才搞得這麼被動。
固然,朱元璋稱讚王保保為天下奇男子,絕非浪得虛名。湯和在王保保手下敗陣,也是情有可原。甚至湯和沒有被王保保吃掉,只是攏營自守。也說明了湯和的能力。
但是,比起傅友德,馮勝沒有大的敗績。就顯得不大好看。馮勝與傅友德並不是沒有犯過錯誤,比如馮勝當今攻高郵的時候,高郵守將詐降,將馮勝派進高郵城中的將士全部斬殺。馮勝當時被朱元璋重重責罰,好沒有面子。那種影響整個戰局的失誤與失敗,卻是沒有的。
歷史上,馮勝之所以被拿下,並不是馮勝有什麼大問題,而是朱元璋猜忌之心忍受不了馮勝的威望,
而今卻不一樣了。
何夕明顯感覺到,朱元璋對北邊大軍並沒有太多擔心。固然是朱元璋有權力制衡,派遣王爺領軍等等手段,往這裡參沙子,從某種程度來說,何夕也是朱元璋參在北方的沙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