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青稞,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為了能在冬天不被餓死,大部分人願意在夏天多增加一些工作量的。
練子寧想說什麼,但是聽燕王不容置疑的語氣,也就不敢說了。同時他也覺得,這個問題,他沒有頭緒,不知道該怎麼解決。真要解決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他或許可以甘於寂寞很多年,但是讓這技術推遲很多年出現,影響太大了。很多人都在等著。
包括他的老師何夕。
練子寧說道:“遵命。”說這兩個字的時候,練子寧不知道怎麼的渾身一熱,有兩行清淚衝了出來。練子寧連忙擦掉,說道;“王爺見諒,我不知道怎麼了。”
被人誤會打壓的時候,獨自一個吃馬料的時候,他都可以做到不動聲色,無動於衷。但是此刻,他卻有些忍不住了。
他連忙說道;“殿下,我還發現一樣好東西。”練子寧從一邊的草料之中,抽出了幾根,遞給了燕王。
燕王細細看一看,說道:“這是青稞?”
燕王可不是後代人,根本不辨五穀。朱元璋可是帶著燕王下過田的,說燕王多精通農事,那是吹噓了。但是最基本的穀物還是認識的。不過, 認出這個東西,也是燕王在北地偶爾看見了。否則也不認識。
蓋因,青稞在中原鮮少種植。倒是青藏高原上多有種植,在元朝,與青藏高原上來往密切。這種作物也帶到中國。但是,青稞根本無法在中原與各種作物競爭。
也成為很小眾的農作物。
“正是青稞。”練子寧說道:“我發現青稞可以在草原上種植,雖然不是所有地方種植,青稞耐寒,耐旱,而且成長時間短,三四個月就能種一季。”
“我疑心,這東西在漠北也是能種植的。”
燕王大吃一驚,說道:“真的。”
練子寧說道;“漠南絕對能種植,漠北要試過再說。應該沒有問題。”
練子寧之所以發現這個。是因為練子寧在做青儲的時候,也在實驗各種牧草,青稞是練子寧在野外發現。雖然說青稞產量很低,一畝不過幾鬥,比小米高粱的產量都低。不過連種子與秸稈一併做青儲的時候,效果不錯。
如此一來,練子寧對青稞的需求量就加大了。野外哪裡有那麼多的青稞。練子寧嘗試自己種了一下。這才發現了,青稞的好處,甚至有一次倒春寒,地上結霜了。如果是其他莊稼,多多少少都要出一些問題。但是青稞能適應青藏高原上的氣候。對蒙古草原上的氣候,適應度也很高。
這才發現青稞的優勢。
即便產量再低,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能種地與不能種地,是完全不同的關係。畢竟漠北草原上河流其實並不少。或者很多地方不能種植。但是即便河流附近的土地,也是數以千萬畝。
產量雖然少,但也很是重要。
燕王說道:“那你更不需要在這裡。跟我去大寧。”
在燕王眼中,練子寧是國士之才。這樣的大才,怎麼能委屈在這裡啊。
而且燕王身邊也缺乏謀士,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將練子寧留在身邊。
燕王與練子寧在歷史上,是何等關係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從今天開始,燕王與練子寧開啟幾乎長達一輩子的合作。何夕並不知道,他將自己的弟子,自己夾帶裡的人。就這樣被燕王截胡了。
只是何夕從燕王這邊弄走了姚廣孝,而燕王從何夕搞來練子寧。
兩人這樣,也不知道誰賺誰賠了。
就在燕王帶著練子寧回到大寧,代表著練子寧再次出現在大明的政治舞臺上。而何夕也在遼東籌備已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