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布儒,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布儒

何夕帶著葉沈,王千里等幾十個隨從,跟隨滿者伯夷的使臣離開了三寶壟。嗯,這裡還不叫三寶壟。只是何夕忘記取名字了。

何夕一路上與爪哇使臣交談。終於明白了很多事情。

比如說,為什麼武祿王必須將王位傳給正妻的子嗣,哪怕是女兒。也不能傳給別人。這就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滿者伯夷帝國其實是兩個國家合併而成的。

滿者伯夷第二任君王娶了另外一個國家的女王,兩個國家合併成了一個國家。

而王儲就是武祿王的母親。

兩個國家合併了。但是並不代表著兩個國家,就真正成為一個國家了。武祿王之所以能上位,在幼年的時候,在權相秉政的情況下,依舊沒有動他。

原因就是武祿王身上有兩國之血脈。

武祿王可以廢,但是廢除之後,很難有人適合這個位子。

到了武祿王這裡也是一樣的。他的正妻也就是王后,並不是尋常人。代表的另外一個王朝的法統。滿者伯夷王者,必須是兩國法統的繼承者。才能坐穩。

其實這些訊息,在爪哇談不上秘密。

但是在千里之外大明,就堪稱機密了。

一瞬間,何夕理解了爪哇之前的很多事情。

這裡南下不多遠,就來到滿者伯夷王朝的核心區域。

地面上道路相當不錯。雖然是平整的土路。但是放眼這個時代,這樣的基礎建設,已經是很多國家難以做到的。而何夕也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人。

何夕指著道路兩旁,一些衣衫襤褸,又黑又瘦的人。說道:“這是什麼人?看上去也不像是乞丐啊?”

使臣說道:“這是苦行僧。”

何夕暗暗點頭,心中暗道:“這裡好像印-度啊。”

雖然都是印-度教,但是雙方還是有很多地方不一樣的。即便後世回回教代替了印-度教,但其實也進行了東南亞的本土化。比如不吃豬肉這一項戒律。南洋回回教在執行上,是各有千秋。

只是何夕沒有去過印-度。對印-度的瞭解,也是一爪半麟,而且瞭解的也是後世的印-度,這個時代的印-度,更是不瞭解,才有這種錯覺。

不過,何夕也在一路上看到了,正在緊張動員的滿者伯夷王朝。他看得出來,滿者伯夷王朝的一些士卒軍隊,還是相當有精氣神的。當然了,有精氣神不代表能打勝仗。但是如果連一點精氣神都沒有,那就不要說打勝仗的事情了。

何夕還發現了一個問題,他發現爪哇有大量的人員沒有動,似乎戰爭與他們毫無關係。

何夕一問才知道,這都是奴隸。

整個滿者伯夷王朝,有大量的奴隸,甚至有時間舉行祭祀,還需要奴隸血祭。戰爭更是貴族的事情,奴隸們都是私產。一般是不上戰場的。這也是為什麼,爪哇有五百多萬人,在戰鬥的時候,僅僅動用幾萬人。

而這幾萬人,都已經是他們的傾國之兵。

不像戰國的時候,秦國才幾百萬人,就能出兵數十萬之多。是因為大量奴隸的存在。

何夕膽子瞬間大了許多。

窺一斑而見全豹。從這一點上,何夕就看到了爪哇的虛弱,以及回回教之所以在全世界各地戰勝印-度教,甚至在印-度本土也是如此。就是因為印-度教本身,是一個適應奴隸制教派。婆羅門們以神的名義統治國家。

而回回教代表的生產力是比印-度教要高的。

最少回回教之中,是蘊含著平等觀念的。雖然是在神的面前一切平等。但是足夠讓很多奴隸為之奮鬥終身了。

何夕忽然有了一個想法。他心中暗道:“為什麼不讓一些儒生來南洋傳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