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新國策,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章新國策

朱元璋心中一震,說道:“不會到這個地步的。”

太子可沒有那麼好糊弄。

太子是朱元璋精心培養出來的接班人。與朱元璋相比,雖然有一些心慈手軟,但卻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甚至用朱標代替除卻朱元璋之外,任何一個皇帝。朱標做得只會更好,不會更壞。

可以說,作為皇帝最重要的敏感性。太子從來是有的。

他敏銳感到,朱元璋這裡改變方向,會波及很多事情。其中就有未來儲君之爭。

一直以來,太子從來不擔心自己的儲君之位。因為朱元璋對大明未來的規劃。在洪武十四年之前,一直是壓制驕兵悍將。將大明現狀,改變成文官政治,這更有利於大明的長治久安,更有利於朱家子孫的世代傳承。

而對太子的培養,也是這樣來安排的。

太子身邊,從宋濂,到方孝孺。還有很多勳貴的子嗣。就連剛剛投降的納哈出的兒子,察罕就在東宮行走。是東宮班底之一。在洪武十四年後,太子一直代理相權。

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丞相。

而太子的政治傾向,也讓他成為文官集團事實上的領袖。

如果沒有變數的話。

朱元璋自己做一個武皇帝,讓朱標做一個文皇帝。然後成為大明過渡到正常的文官政府。但是而今,何夕的到來。讓朱元璋開闊了眼界。他揣摩何夕帶來的種種思想一兩年,對大明的未來有了新的規劃。

而這個規劃之中,最大的阻力是誰?

不是別人。正是大明的文官集團。

因為大明勳貴,大多數不是草根出身,也是相對底層的。他們因為大明崛起成為就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們在大明未來往什麼地方走,這種重大課題上,其實並沒有多在乎。

反而是文官集團們,必然會有很多抵抗。

而太子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文官領袖。

太子自然也感受到這個苗頭。才問出這個問題。

太子說道:“爹不用騙我。我瞭解爹,我不會允許你殺了方先生,以及諸位老臣的。您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會允許的。”

朱元璋說道:“傻孩子,你說什麼話啊。”

太子不說話,只是看著朱元璋,表現出自己的堅定。

朱元璋沉默了好一陣子,拿出兩本冊子。給太子說道:“有些話,何夕沒有給你說過。但是你畢竟是國家儲君。該讓你知道的東西,還是要讓你知道的。你拿去看看吧。”

太子雙手接過。一本是《國富論》一本是《田制》。太子也不管失禮不失禮了。直接當場翻閱起來,他實在是太好奇了。到底是什麼學問,能讓父皇一下子變成這個樣子。

這兩本書,其實都是朱元璋寫的。

甚至可以說是朱元璋自己讀現代書籍的總結。國富論。就是將社會大分工。已經工業化的組成模式。形成新的經濟體系,從而代替而今大明小農經濟的種種。而《田制》寫的是自古以來所有王朝的田制,並推陳出新,將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等等全部列進入,裡面還有很多細節性的東西,比如對土地丈量新方法。那就是用熱氣球,進行土地丈量。雖然不能太精確。但是誤差已經小到能讓朝廷接受的地步。

或許,還有人在土地上動手腳。但是土地這東西,是不可能從地面上藏起來。只要熱氣球對該地的土地進行一個估算,那種少了三成的地方,一下子就能找出來。

而根據民國時期,用飛機測繪的結果。大部分地方土地數量與官府掌握的數量,就是相差了三成。也就是說最少有百分三十的土地,從來是隱田。而今雖然熱氣球上測繪,精度不是太高。上下有個浮動很正常。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