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再臨旅順口,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夕真大公無私,被別人佔便宜不少,還傷了自己計程車氣。如此提拔黃子澄,也未必沒有千金市馬骨的意思。

黃子澄說道:“學生定然竭盡全力為朝廷辦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何夕說道:“聽說你修建了一個造船廠?”

黃子澄說道:“就在這裡。”黃子澄指著一側說道。

何夕轉眼看過去,只看見大片大片的木頭,說道;“走看看去。”

黃子澄引路,一行人走了過去。何夕遠遠地看見這些木頭,忽然發現不一樣了,之前的木頭,都是大規模堆疊,並沒有什麼講究。但是而今的木頭擺放卻很有規律。

這是在陰乾。

穿過這些木頭囤積的地方,何夕就看見大面積的空地。在空的遠處,是一條河。河將要入海的地方,與海洋似乎連成一片,很寬闊。而地面上有很多木質的滑軌。一些成型與沒有成型的船隻都用石頭與樑柱支撐好。

何夕明顯地看到了龍骨的結構。這些沒有修建好的船隻,就好像擱淺在陸地上大魚一樣,露出了自己的脊樑,與一根根粗大的魚刺。

一旦修建好了,就會被人順著滑軌推進大海之中。

除此之外,還有船塢。總之,佔地很廣大,各種工具都應有盡有。

更讓何夕感到滿意的地方,不是別的。而是整個工廠,是有一種分工的邏輯在裡面的。與何夕在寧波看到的造船廠不一樣,那些造船廠與其說是廠不如說是作坊。

每一艘船都沒有一定之規,看工具的心情了。

而這裡不一樣,雖然這裡也需要大匠主持,但是很多地方,都看到未來工業生產的註腳。

黃子澄畢竟是聽何夕講過課的。

何夕說道;“子澄,你學得不錯啊。”

黃子澄說道:“我才學得老師十之一二。如果葛師兄來了,這就是雕蟲小技而已。”

何夕說道:“葛天工也來了。”

何夕帶來的不僅僅是葛天工,這一次靖海商號出動了好幾艘船,才將何夕與何夕的隨員帶了過來,其中就有國子監很多人,以及葛天工為首一大批工匠。

黃子澄大喜說道;“葛師兄也來了?那太好不過了。”

黃子澄之所以如此期盼葛天工。是真正做事的時候,才感受到技術的重要性。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黃子澄與其他人不一樣,到底是在何夕座下聽過課,對技術沒有偏見。更是有主動改革技術,該解決問題的思路與動力。黃子澄在開林場的時候,也搞了一些技術的改良。

只是,黃子澄畢竟不是做這個的,他這方面很多知識,都是聽課,與同學交流之中得來的,自己並沒有太多研究,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極限了。

有葛天工這個專業人士在,定然能幫他的大忙。

何夕說道;“好了。我來這裡,不是聽好聽的,是來解決問題的。你們師兄弟想敘舊,先等等。先找一個地方,好好說說遼東的問題。”

“是。”一行人說道。

------

旅順口附近一個千戶所的正堂裡面。

何夕聽他們說遼東所面對的問題。

葉旺說道;“剛剛得來訊息,黃河大水,山東損失慘重,陛下下旨,減免山東錢糧,二百餘萬石,河南錢糧幾十萬石。如此一來,今秋的作戰計劃推遲了。其實這讓我們鬆了一口氣。否則的話,我們今後一個月之內,就必須將這一百多萬石糧食,運輸瀋陽以北的鎮北關,估計所有軍民都必須全面出動。今年秋天的收成就沒有了。”

“明年再開戰,好歹讓我們有喘息之機。”

何夕皺眉,說道;“為什麼不提前運輸?怎麼拖著這麼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