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洋答卷,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才華,已經被歷史證明了。就是武祿王在世,燕王也能滅了爪哇。更不要說而今的爪哇已經分裂了。
只是朱元璋不願意。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大材小用,換一個。”
朱元璋對朱棣的看法,轉了好幾個彎。一開始,知道朱棣發動靖難,推翻了朱允炆,朱元璋內心深處甚至冒出一絲殺意。但是後來時間越來越長,朱元璋想的越來越多。反而對朱棣的想法,有了很多想法。
朱元璋不得不承認,靖難這一件事情,朱棣身上有原因。但更多的原因是在自己身上,是他留下的局面失控了。當然了朱允炆也有不少問題。
朱棣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在他兒子之中,卻是能力最強的。
甚至太子的能力有沒有強過朱棣,朱元璋也不知道。
畢竟,很多才華,只有在絕境之中才能顯露出來。雖然明代的史書之中,有很多燕王當王爺的時候,就有很多特殊的地方,被太祖皇帝看重云云。但是朱元璋自己知道,那些一定是朱棣將來自己編寫的。
根本沒有這回事情。
最少在看到未來之前,朱元璋自己都不知道朱棣能做出如此大事。
正因為如此,朱元璋對未來的繼承人,有些動搖。朱棣最少在備選之列。這個時候不可能讓朱棣離開大明的。
何夕這麼說,其實也有一絲絲試探的意思,不過,這種試探,也只有何夕與朱元璋兩個人知道而已。
何夕說道:“臣以為楚王也是可以的。”
秦-晉兩王雖然年長,但是能力上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當然了,不能說沒有什麼能力,只是爪哇的局面,未必是他們所能應對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習慣西北的氣候,讓他們去爪哇,身體上就未必行。
而且兩王都走到朱元璋前面了。
這一點也不能不在意。
至於楚王,是相當長壽的。楚王死後不久,永樂大帝也就不在了。再加上,楚王坐鎮武昌的時候,手握重兵,多次進入進剿西南的土司,在軍事上,也不算陌生。且有戰績。
領兵打仗也合格。年輕身強力壯。估計也能適應爪哇的氣候。
朱元璋沉吟片刻,說道;“傳旨,召楚王入京。”
這一件事情,總是要問問當世人的意見。
除卻這一件事情之外,就是太子之前給他說的事情。海關關稅不可能直接給南洋總督府了。不過,從此南洋總督府的開支,就正式列入戶部之中。也算是朝廷正經的開支了。不是臨時性開支了。
也代表了南洋總督府也算是進入朝廷正式編制之中,政治地位上穩定了。
除此之外。這幾人還問了很多關於南洋的情況,南洋盛產,水果,大米,錫礦,石油,寶石,各種金銀器,等等的。以及南洋各國內部形式,各種來龍去脈,國與國之間的恩怨,這一說就說到了晚上了。
朱元璋見時間不早了,就讓各自回京了。並囑咐何夕將這些內容全部寫下來。又留何夕在宮裡吃飯。
何夕知道,吃飯是假。有些比較私人的話,卻是真的。
何夕與朱元璋之間的關係很複雜,既是合作伙伴,又亦師亦友。在講解科學知識,與後世的一切的時候,何夕是老師。但是關於大明一切情況的時候,朱元璋才是老師。
而今的何夕,就好像完成了一張叫做南洋的試卷之後,進入了老師的點評時間。
何夕內心之中,有一些忐忑,不知道自己在南洋的所作所為,能不能進朱元璋的法眼,不過,這個時候,這不可能逃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