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太學生事件,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終嫌疑都指向太學院。
他雖然最看不慣多次牽制他的儒生,但也知曉面前的是燙手山芋,於是請教王甫如何做?
王甫擔心他退縮,索性把話挑明道:“自光武皇帝中興,南陽和河北豪族開先例以來,朝廷就變成豪族和宮廷的戰場,士林也好,閥門也罷,都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裡,我們這些宦官就更是別人中傷的棋子。”
說著,他便嘆口氣道:“有時不禁讓人想起王莽篡位一事,幾乎是在讀書人的歡呼聲中完成的,只是惡莫大於叛逆,所有人不敢明言,用盡手段貶低朝廷,抬高王莽罷了。”
最後他慫恿道:“其實當今天子也對這些太學生看不慣,你儘管做事,出了事,有我和曹侯為你擔著。”
段熲並不害怕太學的一幫書生,只是心中的坎一時過不去,聽了王甫的話豁然開朗。
次日,段熲就開始四處逐捕太學生。
他指揮涼州鐵騎和司隸精銳馬踏太學,衝得太學生們狼奔豕突。
最後,幾根長繩,繫了上千的太學生,押往監獄,統統算作案犯,打的打,關的關,然後上奏結案。
太學博士都是一方名儒,秩卑而職尊,負有議政、奉使、巡視等職責,哪能任由段熲這樣的操作,紛紛上書譴責。
天下士人更是群情洶湧,但對手握大權的宦官和段熲沒有辦法,只好拿各地郡縣的官員出氣,指責聲此起彼伏,一十三州好像找不到一塊淨土
。
惹出這麼大的動靜,天子劉宏不得不出面調解。
他首先讓段熲釋放被關押的太學生,之後又為了安撫眾人的情緒,將太學院內年滿六旬的諸生都冠以侍中的官職。
對於這次太學生事件,曹節等人又沒落得好處,還惹來天子的一頓訓斥。
曹節和王甫十分窩火,他們又將目光盯上劉猛身上。若不是這人輕慢他們,怎麼落得如此局面。
於是在曹節的授意下,新任司隸校尉段熲上書彈劾前任劉猛。
朝堂上又是一陣扯皮,劉猛原準備被送入左校治罪,不過因其宗室身份,不少朝臣大力反對,最後僅僅罷職而已。
經此一事,吳詠離開洛陽的決心有堅定一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