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冀州刺史劉焉,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地方影響非常大,東漢建立過程已是證明。
因此,東漢的朝廷也不能放任這些遠支宗室不管不顧。
不過東漢初期這群人只能擔任地方官吏,劉備等人祖輩便是例子。
但漢桓帝之後又發生了變化,遠支宗族可以擔任中央大員,劉焉等人是此類的例子。
眾所周知東漢選官制度仍沿襲西漢建立的察舉制,這就使得一些世家大族逐漸壟斷朝廷的官員選拔。
劉焉等人便是利用這一機制參與東漢朝廷的管理,從而在亂世來臨的時候,割據一方。
總結一句話,東漢政府對近支宗室限制嚴苛,但對遠支宗室管理寬鬆。
這便是東漢末年眾多劉氏割據
勢力,除劉虞外,其他幾乎都是西漢皇族後裔。
當然,現在的劉焉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對於渤海王陰謀篡位一事,也是秉持中立的態度。
在朝廷使者沒有到來之前,劉焉並沒有苛待劉悝及他的家人。
甚至在吳詠到來後,他還親自將渤海王劉悝請了過來,三人在一起商量對策。
吳詠在接到會稽太守尹端的傳信後,便馬不停歇感到這裡。
雖然渤海國的治所南皮距離洛陽有一千六百里,而會稽郡距離南皮兩千兩百里,吳詠還是先朝廷使者一步來到渤海國。
南皮的渤海王府自從被士卒圍困後,劉悝就一直處於訊息閉塞的狀態。
起初他看到吳詠,在聽到吳詠乃是天子侍讀的身份後,還不停冷笑,出言譏諷道:“哼,朝廷派這麼一個黃口小兒,來審訊我這個渤海王,是不是太兒戲了!難道滿朝諸公就找不出一個像樣的人了嗎?”
劉焉擔心劉悝惹怒吳詠,便率先出聲打圓場道:“王兄,這位吳侍讀是專門來幫你度過此劫的。”
“幫我?”劉悝看了吳詠一眼,隨即嗤笑道:“吾乃桓帝的親兄弟,就是當今天子來了,還得喊我一聲皇叔,何人敢來我渤海國放肆,定叫他有來無回。”
吳詠猶如看智 障一樣,看著劉悝。
只見他身著紫色錦服,身材有些肥胖,或許是錦衣玉食慣了,也或許從來沒經歷過挫折,如今三十多歲的人了,還如此幼
稚,說話是完全不過腦子。
吳詠搖搖頭,也懶得再與這人廢話,於是對劉焉說道:“劉刺史,咱們走吧,這人沒得救了。”
“站住!”劉悝大喝一聲,氣急敗壞道:“今日你要不把話說明白,就別想走出本王的府邸。”
“哈哈,”吳詠笑了,他覺得這渤海王劉悝還真是有些無知無懼。
同時又對他有些同情,就是因為他這種無知又自大的性格,才導致一家數百口人,身死族滅,其他被牽連的人也多不勝數。
據後世史書記載,劉悝自殺後,他的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獄中。傅、相以下,以輔導王不忠,悉伏誅。
攤上這麼一個主君,吳詠想想都替他們覺得不值。
吳詠本來想來提點劉悝幾句,讓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自殺。
但看到他的態度,心中也是無奈。
就這麼一個自小就錦衣玉食的人,估計稍微吃點苦頭,就會尋死覓活吧。
因此吳詠也不想與他有太多的廢話,冷笑道:“恐怕你還不知道吧,天子已經下令,遣大鴻臚卿袁隗持節與宗正卿劉祖和廷尉卿陳球來勃海,準備問責你這位渤海王。”
“來就來吧。”劉悝不屑道:“本王可不怵他們,難道他們還能殺了本王不成。”
吳詠被他的話噎住了,想想也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就是天子劉宏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處死他。
但吳詠可不會被他的話迷惑,別人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