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三月杏華盛,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種地強!至少我能養活一家人,吃穿不愁!不像以前,還要借糧維持度日。”
朱旺也被打出了火氣,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朱父打罵,但嘴上還是有些不服氣。
“你還敢嘴硬,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嘴上雖然這麼說,但畢竟是自己親兒子,朱父雖然被他氣得不輕,也沒敢下重手。
吳詠這時也不好騎在馬上看戲了,只能下馬,攔住朱父,勸道:“叔父何必跟他一般見識,年輕人嘛,堅持自己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的。”
他自己如今才十二歲,卻老氣橫秋地說比他大幾歲的朱旺是年輕人,頗有一副違和感的畫面。
不過朱父卻十分給他面子,當即就停下手,嘆息道:“若是他能有賢侄的萬一,我就算死也能瞑目了。可氣的就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嚷嚷著掙錢僱人種地,豈不可悲!”
見朱旺還想反駁,朱父瞪了他一眼,繼續開口道:“你是沒吃過虧,不明白人心險惡,真以為掙了幾個錢,就可以為所欲為了?你可知若不是五姓家主在裡面斡旋,你們別說給人做宴席,早就被官府抓起來關牢裡了。”
吳詠還是第一次聽說有這樣的事,急忙追問原因。
朱父為了讓朱旺長些記性,也沒隱瞞,三言兩語說了事情的經過。
吳詠這時才知道,時下的規矩是非常多的。不是你說可以做宴席就能做宴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到官府去報備。
而且這時的商業活動都是要收稅的,你掙了錢,都是教交給官府一部分的。
還要他們身為農人子弟,卻不做農事,這在官府看來就是不務正業,輕則由三老過來警戒幾句,重則就是被官府抓去戍邊。
吳詠是真沒想到古代官府也是如此管得寬,這真是應了那句話,無論何時,你我皆逃脫不了為牛馬的命運。
這時朱旺也沉默了,他沒有吳詠後世那麼多的經歷,自然很難理解做宴席為什麼還要官府的准許,他以前的夢想僅僅是吃飽飯,現在夢想實現了。
就在他還想大幹一場的時候,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很多事情並不是他想怎樣就怎樣的。
鄉間的田野多空曠,很遠都看不到一個來人,此時三人都站在大槐樹下想著自己的心事,也沒人打擾他們思索,只有一旁的棗紅馬吃草的聲音。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年輕女子的喊話聲,“姑父,夫君,我給你們送飯來了,你們在哪裡?”
“阿巧,我們在這裡!”朱旺第一個反應過來,趕緊應答一聲,然後對吳詠炫耀道:“阿巧做的包子可好吃了,你要不要嚐嚐?”
阿巧就是朱旺新娶的媳婦,原來沒有自己的名字,到了朱家後,為了方便稱呼,便起了名字,外人都稱呼柳巧娘。
“不了,我剛吃過飯,撐著呢!”吳詠急忙拒絕,這是柳巧娘為朱旺父子準備的早餐,他可不敢吃,因為這時的人們為了杜絕浪費,基本都是根據個人的食量去做飯。
本來是正好夠他們吃的,若是吳詠吃了,他們就有可能餓著肚子幹農活了。
其實吳詠開始也搞不明白為什麼漢代女子會叫公婆為姑父姑母,他問了母親郭氏才知道,這是為了保護女子別在夫家受到冷落,畢竟按照叫法,可是當做親人一樣對待了。
說話工夫,柳巧娘已經到了近前。
朱旺趕緊迎上去,接過竹籃,可憐兮兮地說道:“阿巧,你可算來了,我都快要餓死了。”
柳巧娘先是跟吳詠見了禮,這才嬌嗔道:“昨餓死了,今日可比昨日還早些呢,你還這樣說。再這樣,我可就不管你了。”
嘴裡雖然這樣說著,手上卻是從竹籃裡掏出一個包子遞給朱旺道:“喏,吃吧。”
朱旺嘿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