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賓客盈門,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因為吳詠“仙君”的名聲已經由洛陽皇莊中傳了出來,不少官兵戍卒對於吳詠能繼續接管那些流民十分敬佩,尤其是這次來,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看看吳詠能不能接管一些傷殘士卒。

自吳詠接管那處皇莊後,便吩咐莊子裡的百姓開始種植各種瓜果蔬菜。起初他們還半信半疑,直到卓太君這次壽宴,每日都要用到上萬斤蔬菜,這才讓他們放下心來。

尤其是隨著這次壽宴,炒菜在洛陽城中一下就火了起來,不少人得知他們皇莊種植大量蔬菜,紛紛前去購買。不提被鬲候府消耗的那些蔬菜,單是這些人的購買,每日都能給各家帶來不少於二百錢的收入,這讓其他皇莊的百姓羨慕不已,每日都有大量的人過去圍觀。

又因為離這處皇莊最近的幾個皇莊都是傷殘士卒管理種植,因此他們便紛紛託關係,想要找到吳詠協商有關種植蔬菜一事。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一是因為敬重吳詠的眼光和手段,二是怕擔風險。要知道這時不比後世,種植的蔬菜不愁賣。這時種植蔬菜都要下很大的決心,而且銷路也是問題,畢竟人可以不吃蔬菜,但不能不吃飯。種植蔬菜,一個不小心,不僅會血本無歸,而且一家人可是都要餓肚子的。

基於以上這些因素,今日來給卓太君賀壽的官兵戍卒,不在少數。

說完前面兩類賓客,接下來談談最後一類賓客——各地的上計吏。

所謂的上計,是指地方官年終向國家彙報情況。

秦漢時期為了加強對地方官員的考核,規定地方官員定期向中央彙報工作,稱為上計。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地方長官不可能長期離開任所親自前往中央彙報工作,往往派手下吏員前往首都彙報。

這些從全國各地來到洛陽,向朝廷彙報工作的吏員,便稱為上計吏。

東漢初這些上計吏不僅要背井離鄉,還要揹負巨大的風險,稍有失誤便會擔責,因此,許多人都不願從事這個工作。但從漢和帝開始,上計吏便成為一個搶手的職業。

永元十四年(102年),朝廷開始恢復西漢從上計吏中選郎官的制度。這些上計吏,如果彙報得比較好的話,很有可能會被選為郎官,從而留在中央任職。比如《楚辭章句》的作者王逸就是以上計吏的身份來到洛陽,最終被選為校書郎,從而踏入仕途的,後來更是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妥妥的底層逆襲模板。

這類人士來到洛陽以後,住在各郡國在洛陽的郡邸之中。有一些上計吏長期停留洛陽。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洛陽展開了廣泛的交遊,成為洛陽城中一個比較活躍的群體,很多上計吏還對重大朝政提出自己的意見。

今天賀壽的賓客中之所以有許多上計吏,歸根到底還是吳詠的作用。

吳詠在宛城時,經由流民,向各地傳下各種太虛吃食的做法,引發了極大的轟動。尤其是到洛陽的這兩個月,隔段時間,吳詠便做出一件轟動的大事來。因此他的名字,可謂是在地方各郡國也是被人時常提起。

近日恰逢卓太君壽誕,這些上計吏請示各家主君後,便得到統一的回覆,讓他們去鬲候府賀壽,這便有了今日賓客盈門的場景。

可以這麼說,今日來給卓太君賀壽的賓客,大多是衝著吳詠來的。

吳詠從朱垣口中得知這些訊息,也沒當回事,依舊與眾人談笑風生。又因今日宴請兩府幕僚並下屬官吏,吳詠便將岑晟和鄢展也安排到席間。

透過鄢展的介紹,吳詠認識了王越。

王越因為上次的魯莽,已向鄢展道歉並賠罪,兩人如今已重歸於好,師徒之情更勝從前。每次鄢展去皇宮等待吳詠時,王越便會指導他劍術。

在聽到王越是天下有名的劍客後,吳詠這時也想起後世關於王越的介紹,這位可是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修仙面板開始

遙村

惑道惡善輪迴

藥知中醫寫玄幻

一等梟妃:廢材妖孽小姐

朱隨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

觀書二十載

聊天群:群員?是人族的希望?

落花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