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全豬宴1,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李黃命人將家中的肉桂取來,交到吳詠手中時,這邊早就搭起了五個鍋灶。
桂皮一到,吳詠拿在手中,發現只有兩節食指長短,心裡便有了主意。
一截仔細收藏好,這東西可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到,指不定下次做菜要用到。
另一截放在石頭製作的蒜臼子裡搗碎,挑出幾個大塊狀的,剩下的桂皮,加入少量丁香花椒八角茴香,讓張機幫忙搗成粉末狀,簡易的五香粉就算製作完成了。
吳詠這邊拿走大塊的桂皮,又取出一些其他香料,分成三份,分別用紗布裹上繫好,再依次投入三個鐵鍋中。
一個鍋中煮著清洗乾淨的豬頭、豬蹄和豬尾巴。
另一鍋中煮著脊骨、頸骨和大腿骨。
最後一個鍋中煮的是大塊白條肉和精瘦肉,滿滿一鍋,看著就流口水。
等水開後,撇去浮沫,再投入姜,蔥,蒜,挖一大勺醬,轉小火慢煮。
趁著這個時間,吳詠準備做血腸和豬肺了。
豬血裡配上些切碎了豬肉,再加些蒜末、薑末,還有一些其他的他調料,攪拌的不稀不稠的,恰好能夠灌倒腸子裡,兩頭一系,便可下鍋煮了。
清洗乾淨的豬肺,裡面灌入雞蛋麵漿,涼水下鍋,和血腸一起煮。
等煮的差不多定型後,還要用針在上面上扎眼兒放氣,以防被煮爆。
這會,濃郁的肉香味早就鋪滿了整個復望裡,別說現場圍觀的大人們直咽口水了,就是遠在卓家上蒙學課的孩子們也沒了學習的心思,都在思索香味從何處而來。
好在卓文宣看著躁動的學生,很通情達理地宣佈下學。孩子們就好似瘋了一般,爭先搶後地循著香味,往吳家跑去。
甚至里門口等著買解憂饃的眾人,聞著肉香味,四處打聽怎麼回事。
等聽到是吳詠在用太虛秘法煮肉,更是嚷嚷開來。
“今日某若是嘗不到這秘製的豬肉,就賴在你們復望裡不走了!”
這也不能怪他們無理取鬧,畢竟能跑這麼遠,來複望裡買解憂饃吃,就證明大家都是吃貨一枚。現在聽到有更好吃的美食,換做誰,不動心呢。
吳詠卻是不管這些,他現在正忙著指揮眾人幫忙處理食材,準備接下來的菜式。
今日郭肥等人之所以晚來,是因為他們先去宛城採購了很多食材。
漢代在初春這個時節,可以吃的青菜真不多,除了窖藏的蘿蔔、蓮藕、菘菜(白菜)這些不易腐爛變質的,剩餘就是平日曬制的乾菜和醃製的鹹菜了。
至於新鮮蔬菜,像芹菜、蒜苗、瓠瓜、小蔥、韭菜等,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都是大戶人家利用自制的暖房,少量栽培。
今日還算幸運,這些青菜都有,也不知郭肥等人怎麼弄來的,也算是不枉費吳詠家殺了這頭養一年的肥豬。
這邊指揮著眾人摘洗蔬菜,另一邊又指揮任老三和任老四幫忙切肉,剁排骨。
將煮好的大白肉撈出,全部切成寸寬的肉方塊,抹上蜂蜜,這是一會做大肉皮用。
將生的梅肉切成條狀,打入幾個雞蛋,加入荸薺澱粉,用手抓拌均勻,這是做小酥肉用。
將排骨按拇指長短剁好,加入荸薺澱粉和雞蛋清,攪拌均勻,下油鍋炸,這是後世中原地區農村大席中著名的炸排骨。
炸過的排骨,加糖紅燒就是紅燒排骨,加菜清燉就是排骨湯,做法簡單,還易儲存。
今日殺的這頭豬,看起來不算太肥,出的豬肉說多也不多,整個復望裡,人口過千,現場大人小孩加一起就有百十人,若是都做成菜,估計還不夠現場的人吃。
這自家殺的豬,總要給自家人留一些吃,不能都便宜了外人。吳詠打算一會做菜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