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殺豬是個技術活,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瞞諸位叔伯,小子在太虛之境遊歷時,那裡的人們將豬視為上天賜予的食物,可不敢有絲毫浪費,無論是耳鼻舌腦,還是心肝肺血,都可以製作出相應的美食。”
眾人還是有些擔心,那位李伯父繼續說:“豕食不潔,故謂之豕。坎為豕,水畜而性趨下喜穢也。”
這句話不用朱裡典翻譯,吳詠也明白大體的意思,就是說豬很不衛生,不能吃。
根據記憶得知,這時的人們不僅嫌棄豬肉髒,還說吃豬肉會生病,總之誰吃誰掉檔次。
歸結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不論當下還是以前,醫師都對於豬肉的評價不是十分友好。
二是這時的豬肉特有的‘臭味’十分的濃重,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十分難吃。
三是豬的生活環境導致豬肉中有很多寄生蟲,不殺死它們,很容易寄生在人體,導致人生病。
一瞬間想到這些,吳詠打算今天讓眾人好好漲漲見識,讓他們知道豬其實渾身都是寶,不能帶有色眼光看它們。於是笑著說:“諸位叔伯勿要再勸,今日小子打算做一份全豬宴,若是大夥都覺得不好吃,以後小子便不再提殺豬吃肉一事。”
眾人見吳詠這樣堅持,也不好再說什麼,同時他們也好奇吳詠怎麼做這全豬宴。
接下來,隨著幾位壯漢的你趕我拽、一頭不算肥壯的豬被拖出豬圈,這豬似乎也預測到了自己的結果,不斷掙扎,想要逃回豬圈。
這時白犬突然竄過去,加入驅趕陣營,對著豬不停吠叫,好似讓它不要再掙扎。
見此,頓時有人調笑道:“這白犬也忒會見風使舵,昨日還同處一個豬窩中,今日受了主人待見,就翻臉不認豬了。”
眾人大笑,又有四個壯漢走出來,一人扯住一隻豬腳,眾人一起使勁將豬抬到一張矮案上,然後死死按住。
屠夫用一根麻繩拴住豬嘴,防止它死到臨頭,張口咬人,然後瞅準時機,一把匕首快準狠插入了豬的喉嚨,緊接著是豬掙扎的嚎叫聲,很快就是一股鮮紅的豬血噴湧而出。
吳詠趕緊將木桶遞給屠夫,讓他把豬血接住。
隨著血柱由粗變細,豬的呻吟越來越低,最終只剩下四肢在慢慢抽搐,直到一動不動了,壯漢們才鬆開手。
“好了,諸位辛苦。”屠夫拱手道了謝。
“任老三,你這殺豬的技術是越來越退步了,今日差點把咱們累死。”一個壯漢調侃地說笑著。
眾人一陣鬨笑。
任老三卻是沒空搭理他們,挽起袖子,準備給豬褪毛。
吳詠將裝了豬血的木桶提過來,倒入一些在裝有面粉的陶盆,然後不停攪拌,這是一會要做血腸用的。
另一邊任老四將早已燒的滾燙開水澆到豬身上,任老三則是快速用一塊長石條不停搓動。兩人分工合作,很快整個豬褪得白白淨淨。
“叔父將這些豬的毛收集一下,侄兒還有用處。”吳詠這時突然開口。
人群中傳來嗤笑聲,“豬的毛能有什麼用,白給俺都不要。”
都是鄰里鄉親的,這人也未必是存了什麼壞心思,應該是不知道豬的毛是制刷的重要材料,為了避免以後的浪費,於是吳詠便解釋道:“這豬的毛經過處理後,可以製作成漆刷和毛筆。”
當然吳詠沒告訴他們,他收集這些豬的毛是為了製作燒烤刷,為以後夏天吃燒烤做準備。
眾人一聽豬的毛還有這用處,紛紛記在心裡,暗道以後自家殺豬時可不能再丟了。
甚至還有人開玩笑說:“朱老五,你不是說豬的毛給你都不要嗎?以後你家殺豬,把豬的毛都給俺唄。”
朱老四頓時氣的直瞪眼,眾人見此又是一陣鬨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