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打包帶走,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肥聽罷,先是有些羞怒,這是把他當傻子呢。隨即又想到什麼,不禁眼睛一亮。
“按理說這錢花出去,我本不該問做什麼,但是呢,既然吳兄說了吳賢侄要教人做吃食,那就必須有我郭氏族人,我呢,也不求多,只要給兩個名額就行。”
吳盱突然有些後悔了,他的本意是將吳詠的這些太虛吃食的做法傳給五家本族,不能讓復望裡一支獨大,影響到主家。沒想到被郭肥抓到藉口,妄想得到這天賜的秘法,這是他萬萬不能鬆口的,否則就是五大家族的罪人。
不過還不等他開口,其他商賈也反應過來,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區區幾萬錢就能得到太虛傳承的秘法,若是錯過這個機會,他們豈不會後悔的天天睡不著覺。
那位和郭肥身材差不多的商賈,趁著吳盱還沒開口,趕緊插話,“哈哈,我何倝一生痴迷美食,有這等好事,豈能少了我。”
說完,從懷中掏出兩枚金葉子,也不管吳詠答應與否,直接塞到他手中,瀟灑轉身離開。
郭肥見狀,也不再憐惜兩枚金錢,趕緊塞到吳詠手中,拍了拍他弱小的肩膀,語氣鼓勵中又含著告誡的味道。
“賢侄,你可要用點心啊,這次壽誕,可能會有宮中的貴人到來,若是辦得好,得了貴人賞識,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啊。”
郭肥之後,剩餘的商賈都學著何倝,笑哈哈地塞完錢給吳詠,就走開,絕不多說一句話。
吳詠捧著一把形狀各異的金子,有些不知所措,兩世為人,他還是第一次切身接觸到這麼多金製品,晃的他有些眼暈,這其中金豆子最多,其次是金葉子,還有幾枚小金環,但是金錢就兩枚,可見很稀有。
五位家主各自交換了一下眼神,李黃走到吳詠面身邊,示意他收起那些金製品,這才拱手道:“既然諸位如此看好這太虛秘法,大家又同為南陽之人,我復望裡豈有藏著掖著之理,但無規矩不成方圓,咱們事先說好,各家只能出一人來學習,期限為半年。”
“期限一到,各家可以重新派人帶著禮金來學,至於這期間學到多少,全憑個人天分,不得藉口尋事。”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若是不讓這些商賈參與其中,指不定他們會在背後弄出什麼動作。倒不如給他們一些甜頭,安撫一下他們以及他們背後的勢力。
再則他不相信吳詠會把所有的秘法都傳出來,人都是會有私心的,雖然吳詠才十二歲,但這更有利於掌控,到時曉以利害,這太虛秘法還不是都牢牢掌握在他們五大家族手裡。
諸多商賈雖不滿意這個結果,但也明白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事實,能從五大家族手中搶下這份名額,已經實屬不易,後面的事,只能徐徐圖之。
當下商賈們也不再糾結,眾人又相談甚歡起來。
至於當事人吳詠,眾人好像完全沒有考慮他的意見。
而吳詠自己呢,其實也沒把他們所謂的太虛秘法當回事,不就是一些吃食做法嗎,後世隨處可見,只要想學,宮廷御膳的做法隨便看。
何況這些人給的實在太多了,若是不用點心教,他都感覺對不起自己良心。
他們這邊表面上倒是一團和氣,里門外可是亂成一鍋粥了。
起因是因為一位路過的孝子覺得解憂饃實在太好吃了,想要帶些回去給家中的老母吃,於是便要將竹籃和解憂饃一起買下。
“在下乃是林慮縣的趙光,此行乃是去往涅陽請醫師為母親治病,醫師憐吾孝心,許諾兩日後登門,不想我歸來途中,有幸遇到太虛吃食臨世,念及家中臥病老母,還望這位兄臺成全。”
本來排隊的人群頓時傳來一陣躁動。
“是那位效仿郭巨埋兒奉母的趙光嗎,這可也是一位孝子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