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鐵鍋與種子,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郭肥一行商賈離開時,里門外聚集的人群也漸漸散去了,復望裡開始冷清下來,這時卓倧便邀請五位家主到他家裡做客。
吳詠本以為沒他什麼事,可以回家休息。卻沒想到吳盱點名讓他作陪。
就當眾人要趕往卓家時,田典李劼跑過來告知吳詠有兩人從宛城過來找他。
吳詠猜測應該是鐵鍋和種子到了。
果然,等他來到里門口時,就看到兩個裝扮奇怪的人站在那裡。一個後面揹著大鐵鍋,一個渾身掛滿布袋。
兩人的另類打扮自然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大家紛紛圍過來看熱鬧。
“這人是不是傻,背個鐵鍋到處跑。”
“好傢伙,這麼大的鍋,得有二十斤重吧,據說還是從宛城背來的,這是有力氣沒地方使嗎。”
“旁邊那個是做什麼的?身上怎麼會背這麼多布袋?”
“孤陋寡聞了吧,那裡面都是糧種。這人我認識,是宛城中魏家糧鋪的夥計。”
“魏家糧鋪,那可是陳國國相魏愔的私產,據說和陳王劉寵也有些關聯。”
“我說怎麼會有這麼敗家的人呢,糧種都敢賣,沒想到和陳國有關,這就不稀奇了,據說陳國的太食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
……
吳詠見這麼多人圍觀,不禁有些無語,他的本意是買個鐵鍋來改善家裡的飲食條件,卻沒想到系統給他來個現實發貨。
前世的時候,他也看過一些系統流小說,基本都能憑空變出物品,難道他這個是假系統?
他現在比較好奇,這漢代的收貨是怎麼個規矩,於是向兩人問道:“兩位怎麼確定是我收貨,若是我說沒收到怎麼辦呢?”
背鍋的人打了哈哈,笑著說道:“小郎君說笑了,我家店鋪向來是客戶先預付所有費用,之後拿著憑證自取,像小郎君這樣要求送貨,配送費用是需要自行承擔。小人只要按照地址送來,自有裡典出具證明,而且這麼多證人在場,定不會出了差錯。”
這時背種子的人也有些傲然的說道:“我家店鋪是誠信經營,真有像小郎君說的那樣,喪失良心的狡詐之人,到時自有官府處置他們。”
吳詠見他們說的這麼自信,真不知道說什麼好,放在後世,分分鐘教他們做人。
吳詠當然也沒有起什麼壞心思,
裡典朱昮問清兩人身份,分別給刻兩份竹板證明交予兩人。
吳詠瞟了一眼,上面分別寫著:
“建寧三年正月廿二午時宛城陳氏鐵鋪陳砂送鐵鍋一給吳詠”
“建寧三年正月廿二午時宛城魏氏糧鋪魏輪送糧種若干給吳詠”
兩人接過竹板,隨後將貨物交到吳詠手中,便離開了。
見裡典還有事情忙,吳詠只好喊來卓弢和李苗幫忙拿東西。
正當三人笑嘻嘻地要抬著這些物品趕往吳家時,五位家主卻湊上來,摸了摸鐵鍋,嘖嘖稱奇。
“這鐵鍋工藝一看就是出自林慮山中的陳氏。”
“哈哈,這話沒錯,咱們宛城幾乎所有的鐵匠鋪的鐵器都是出自林慮山中陳氏的冶煉工場。”
“據說他們家族乃是昭平君與武帝女夷安公主的後人,盤踞在那裡近三百年,外人很難插手進去。”
“自光武中興以來,朝廷逐漸放開了鹽鐵專賣,允許民間冶煉,這鐵器的利潤不知富了多少家族,可惜咱們宛城雖然有十萬戶人口,卻沒有鐵礦,白白便宜了這林慮的陳氏。”
“時移世易,朝廷數次要收回鹽鐵專賣權,都被這些既得利益的家族阻止,迫不得已只能徵稅,這些黑了心的,卻把稅加到價格中,最終還是由百姓承擔。”
“是啊,這些鐵器被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