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流民和立言,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宗正走後,吳詠這邊差不多也要告辭了,來宛城時,家裡特意交代他早些回去,沒想到卻遇到這麼多事,眼看天就要黑了,匆匆來到後院跟程瑛告辭,又由王管事領著出了城。
與王管事分別後,李忠開始快馬加鞭往復望裡趕。
一路無話,等快到復望裡時,一直跑的很平穩的馬車突然停了下來,驚醒沉思中的吳詠,不由大聲問道:“忠叔,怎麼回事?”
李忠驚慌道:“小郎君,是流民,好多流民。”
吳詠扒開簾子往外看,只見遠處一群流民堵住道路,他們也不知怎麼回事,全部聚集在復望裡大門口,看見李家的馬車過來,還特意讓出道路來。
李忠心驚膽戰地驅使著馬車,生怕這些流民突然穿出來。
吳詠看著他們一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現在還是初春時分,宛城周邊的溫度雖也有十度左右,但是春寒料峭,凍殺年少,又是傍晚時分,很多人被凍得瑟瑟發抖,但看到馬車過去,他們也沒有心生歹念,只是可憐巴巴地看向馬車中的吳詠。
馬車行走的非常緩慢,突然吳詠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縮在一個婦人懷裡,用極其微弱的聲音說道:“阿母,我餓!”
婦人將她往懷中緊了緊,望著馬車,露出希冀的目光,輕聲安慰說:“乖囡,再忍耐一會,剛才就有人分到神仙吃食,阿母力氣小沒搶到,等會就該輪到我們了。”
吳詠鼻子一酸,身為後世之人,從小到大吃穿不愁,就沒人考慮過溫飽問題,就是穿越到這時代,也沒短了吃穿,如今看見這些流民,才發現這個時代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吳詠本想將車中的蔥花餅留著給家中的姐妹吃,又實在過不了心中的坎,於是大喊一聲,“忠叔,停車。”
等馬車停穩,吳詠對著人群中的幾個孩子招招手,“讓小孩過來,我這有吃食分給他們。”
人群自動分開一條路,他們現在還沒餓到喪失良知的地步,自然不會跟小孩子搶食物。
這邊很快聚過來數十個小孩,吳詠將食盒的蔥花餅一人一個都分了出去。
此時的小孩也非常懂禮貌,拿到餅後不忘對吳詠鞠躬感謝,然後快速跑向自己父母身邊。
不過等輪到令吳詠鼻子發酸的那個小女孩時,蔥花餅卻沒有了,吳詠從來就沒這麼尷尬過。
小女孩也是看到餅沒了,癟了癟小嘴,眼淚在眼眶直打轉,一副馬上就要哭出來的樣子。
還好吳詠想到車中還有祖母給他準備的夾肉饃,趕緊拿出來,遞給小女孩,“這個給你吧,我都捨不得吃。”
小女孩的臉色頓時多雲轉晴,還朝吳詠甜甜一笑,“謝謝阿兄!”
吳詠看到這些小孩拿到吃食,並沒有立刻就吃,而是與自己的親人分享,心中大是感動,恨不得立刻回到裡中,與鄉親商量救助事宜,於是便催促李忠加速。
經過這次事件,擋在馬車前的流民也自動分出道路,吳詠很快到了里門口,使勁拍了幾下大門,並朝裡大聲喊道:“我是吳詠,我回來了,快開門。”
這些流民為了不造成誤會,自動向後撤出很遠。等馬車進入裡中,里門緊閉後,又重新聚集過來。
吳詠剛進入裡中,就被成昭死死抱住,這時他才發現,不僅他自家的人都在,裡中的男女老少也都在,同時五姓家主和郭肥一行商賈也在。
眾人見吳詠平安歸來,都鬆了口氣。
吳詠安慰好成昭,向朱裡典問道:“叔父,咱們復望里門口怎麼聚集了這麼多流民?”
這時李田典站出來,嘆了一聲,說:“這事也怪我,一開始我以為這些流民是附近鄉里的窮苦人家過來討食,就免費分了一些解憂饃給他們,誰知就闖了禍,這些流民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