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流民和立言,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蜂擁而來,過了不到兩個時辰,咱們復望里門口就被堵死了,到現在還有流民不斷往這邊趕呢。”
郭肥早就不耐煩了,大聲嚷嚷道:“現在說這些,還有何用?我們都被困在這裡,想走都沒門。”
吳詠見眾人都想著怎麼脫身,沒有一點救濟流民的覺悟,不禁有些憤怒地問道:“你們都走了,那些流民怎麼辦?就不能想辦法救濟一下嗎?”
李黃走過來,拍了拍他肩膀,嘆道:“吳詠,你還小,不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你也應該看得出來,不是我們不肯救,實在是這些流民人數太多了。我聽他們說,他們只是最早一批從河南尹逃難出來的。
去年水旱不節,稼穡不成,導致五穀不登,尤其是河內郡和河南尹最為嚴重,這第一批就來這麼多人了,後面還會有更多的人來,咱們自己的口糧,本就不多,現在分出去倒是容易,可是等秋收還有大半年,咱們豈不是都餓著肚子。”
吳詠隔著河道看了流民群一眼,發現就這一會說話功夫,對面的隊伍似乎又壯大一些。
對於李黃的話,吳詠幾次想張嘴反駁,但是看到鄉親們緊張的神情,眼中不禁流露出難以遏制的悲哀,最終只能捫心自問:“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流民餓死嗎?”
這時他忽然想起以前看到古籍上的一段記載: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
這是何等的災難!為什麼沒有人站出來阻止?難道這就是自己重活一世的使命?
吳詠想了想,忽然一咬牙,指著天,發誓道:“我吳詠在此立言,凡我目光所及,必不見餓殍,如違此言,天誅地滅。”
眾人都愕然地看著他,還是郭氏反應快,抱住吳詠,哭天搶地道:“我的兒,你怎會發如此毒誓!”
吳詠這時卻笑了,“母親,孩兒今日看到這些流民的悲慘遭遇,方明白上天讓我渾渾噩噩這些年神遊太虛的用意,孩兒有如此際遇,豈能只顧自己飽腹,而致天下蒼生而不顧。俗話說‘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我為少年,當立凌雲志。”
“好!不愧是我五姓家族的後代,你既有此志,我這做家主的必當全力支援。”李黃第一個站出來開口支援,隨後其他四位家主也急忙表態支援。
能做到家主的都不傻,吳詠今日當著他們的面立志,只要不是大逆不道之言,他們都應當支援。
有了家主們的支援,吳詠更有信心了,當即就讓朱裡典開啟里門,他親自出去與流民們交談。他雖然立志救助饑民,但也明白不能無底線的給予他們食物。按照他的想法是效仿後世以工代賑的方式,讓這些流民用勞動換取食物。至於做什麼,他還要仔細想一想,目前最重要的是將這些流民安撫好。
就在他要走出里門的時候,郭肥大喊一聲,“慢著!”
見吳詠看來,郭肥輕咳一聲,“賢侄今日立凌雲志,我們這些當長輩的豈能無動於衷,你去外面告訴這些流民,我郭肥在此立言,未來十日,他們的吃食,我郭肥包了。”
其餘商賈見狀,也都紛紛立言,每人都管這些流民十日的糧食。
吳詠聞言大喜,抱拳一禮,轉身去和流民們交涉去了。
吳詠一走,眾人來到吳家老太身邊,恭喜道:“有此麒麟兒,家道興旺在即耳。”
這邊吳詠走出復望裡,人群頓時分出一條路來。說實話,被左右數百雙眼睛盯著,吳詠還是有些心虛的,但想到自己今日的誓言,吳詠目光又堅定起來。
吳詠走到一處馬車前,讓兩位身材高大的流民將他舉到車頂上,對著聚集過來的流民群,拱手道:“諸位遠道而來的叔伯兄弟,姑嬸姊妹,我叫吳詠。”
頓了一下,吳詠繼續說道:“或許你們都沒聽說過我,但是你們中有些人今日嚐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