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寧遠之戰(二),淺談清朝,月下論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努爾哈赤率大軍兵臨寧遠城下。
袁崇煥臨危不懼,召集諸將議戰守,決定採取堅壁清野之策,組織全城軍民共同守城。他在眾將士面前刺血為書,誓與寧遠共存亡,兵民為之感奮。袁崇煥旋以總兵滿桂、副將左輔、參將祖大壽、副將朱梅分守城東、西、南、北四面,自與滿桂提督全城。在城上配置西洋大炮十一門。又遣羅立、孫元化等人訓練炮手。東、北兩面及西、南兩面,分由彭簪古、羅立指揮。動員城廂商民入城,盡焚城外房舍、積芻,讓後金軍露處嚴寒野外。
努爾哈赤率部眾攻城,將到城下,但聽城樓上一聲鼓角,豎起一面大旗,旗中繡著一個大大的袁字,旗下立一員大將,金盔耀目,鐵甲生光,面目間隱隱露著殺氣,努爾哈赤見了此人,卻暗暗稱讚。
努爾哈赤旁有一貝勒呼道:“你是守城的主將麼?”
城上大將答道:“(我乃東莞仔袁承志,這是玩笑話),我是東莞人袁崇煥,現任殿前參政,為國守城,不畏強敵。”
貝勒道:“關外各城,已成平地,只有區區寧遠,焉能守乎?我勸你不如獻了城池,降我後金,倒不失高官厚祿,否則大軍圍攻,踏平寧遠。請你三思!”
崇煥厲聲道:“爾後金屢次興兵侵我邊界,無理已甚,吾奉天子命,來治此土,誓死守城,怎肯降你韃子?”
說畢,炮聲一響,箭石雨下。努爾哈赤急率軍隊,一齊回寨。眾貝勒請就此進攻,太祖道:“我看這袁蠻子,不是好惹的,我等且休養一天,來日誓拔此城。”
努爾哈赤自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檄文討明以來,明朝能打的將領他都打了,楊鎬、劉鋌、杜松、王化貞、袁應泰,全都是手下敗將,無一例外。在他看來,袁崇煥的下場估計也差不多,但是他錯了,並永遠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是夕,袁崇煥與總兵滿桂,會集軍士,泣血立誓。軍士見主將如此忠誠,莫不感憤。崇煥即與滿桂分陴固守,坐待天明。雞聲初唱,東方漸白,遙聽敵營中吹起號角,料知敵軍將來攻城,越發抖擻精神,指麾軍士。
正月二十四日晨,努爾哈赤發動攻城,命後金軍推楯車、運鉤梯,步騎蜂擁攻城西南角,萬矢齊射城上,城堞箭鏃如雨注,懸牌似蝟刺。城上的矢石,也如飛蝗般射去,後金軍前隊,傷亡慘重,後軍復一擁而上,又受一陣矢石,傷亡無數,只是抵死不退。
左輔率軍民依託堅城,亦死戰不退;祖大壽率軍應援,銃炮齊發,藥罐、雷石齊下,後金軍死傷累累。努爾哈赤命移兵攻城南,以楯車作掩護,在城門角兩臺間守禦薄弱處鑿開兩丈見方的大洞四處,寧遠城危如累卵。
袁崇煥在緊急關頭,親自擔土搬石,堵塞缺口,血染戰袍,仍鎮定自若,督率軍民縛柴澆油並摻火藥,用鐵索垂至城下燃燒;又選健丁五十名縋城,用棉花火藥等物將抵近城下的後金戰車盡行燒燬,袁崇煥又命發動大炮。
西洋大炮運至寧遠之初,被放置在城外的壕溝以外。但袁崇煥放棄了在城外結寨、與城池互為犄角的陣勢,而將寧遠所轄中左所、右屯等所有兵馬,連同城外的西洋大炮、各種守城器械和百姓一併撤回到城內,城外房屋付之一炬。重修的寧遠城城牆四角各有一個方形敵臺,三面伸出城外,一面和城池相連,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紅衣大炮便放置在敵臺的特製炮車之上。火炮調轉,火力可覆蓋城牆外270度的範圍;相鄰城牆角敵臺之間的大炮還可相對射擊城下的敵軍,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後金軍動手鑿城的火炮死角。
聞崇煥命,隨即燃炮,轟然一聲,炮彈立發,把後金前隊的兵士,彈向空中,隨彈飛舞。霎時間煙霧蔽天,血肉遍地,戰至深夜,後金軍攻城不破,於是收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