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心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入書出書,聊齋狐婿,士心本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養真學之法,也叫《明經術》。
通常只有明經入學之後,方能掌握熟用,所以稱之為‘上士修學法’。
楊萬山早知此法,也懂得法門微妙,卻不敢貿然使用。
因為此法對心性要求很高,所用不善,則壞了自身。
“嗯,家父與我講過。”
“家父說,‘入書出書明經術’要領在於‘善用心’,以心意控制思想,不能讓心意由著思想。”
“若不能善用心,則只能入書,不能出書,必將死在言下,淪為書痴書呆,”
“未入真學,莫用此術。”
“世才可知此修學法門?”
萬山說話笑問他。
劉彥聽出深意,道:“我修學之法,是在心境中觀身學。並不知‘入書出書’,請萬山、明淵指教。”
“心觀身學?”
華清不可思議。
此等修學法門,似乎比他所知‘上士修學’更玄妙。
楊萬山眼眸羨慕說:“世才所用,才是真正上士法門。入書出書對你而言,不過是入門小道伎倆。”
“所謂‘入書’,即是讀書時見書如見寶,一念扎入書中,讀書愛不釋手,心思沉溺書中,直面經意。這般修學最為通透。”
“所謂‘出書’,即是能夠放下手中書,不戀財寶,適時脫出‘入書’狀態。”
“家父曾言,入書為貪,出書為透。”
“貪念人人都有,所以入書容易。”
“透脫斷欲卻難,故而出書更難。”
“尚未明經的儒子亂用此法,極易受困書中,不能脫書而出,故而非真學不可用。”
劉彥明白意思了,點頭道:“入書直面經意,確是做學問的好方法。”
“令尊所說要領在於‘善用心’,說的甚是。”
“但我倒覺得,只要控制好‘心念貪慾’,就算不是明經之人,亦能掌握熟用此法。”
“哦?”
聞此言,華明淵、楊萬山心抖擻,眼眸齊爍。
萬山請教問:“世才有何好方法控心念?我聞釋教有‘戒除五蘊貪嗔痴’之法,不知可否用於‘出書’”
“不能。”劉彥微笑道:“貪、嗔、痴各有用處,何必戒除?”
“如果斬去貪念,可還有求取之心?人若無慾了,與泥胎何異?”
“在理!”
萬山撫掌又問:“如君所言,不戒貪念,如何能‘出書’?”
“這個不難,茶來再說。”
劉彥眼望門外,看著華府下人送茶過來。
等茶落桌,他端起喝一口,持碗蓋請二人過目。
楊萬山、華明淵皆不明其意。
劉彥笑道:“貪念就如這茶水,控制貪念最好方法,是用器皿盛它,就如這茶碗。”
“有了茶碗,便知該倒多少水,水滿了止住。”
“這不是控制貪念的辦法嗎?”
“控制貪念,要領在於知道‘滿足’。”
“懂得滿足之人不會貪心,反之不知足之人,貪心且器量狹小,貪得再多也容不下。”
“最終因貪而害殺自己。”
“下士若用上士之法,就要先明白自己肚量,明白與上士之間的差距。”
“明白自家肚量後,便知能容多少水。”
“入書修學之前,可根據肚量設定一個‘水位高度’,入書修學達到此水位高度,你便自知‘滿足’了,便可‘透脫出書’。”
“滿足透脫,即是‘詳盡釋疑’,如‘吃飽飯’的狀態。”
楊萬山心竅爍爍,領會到他話中精妙,道:“入書如飢,飽而中止,便可出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