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心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夫子之信,聊齋狐婿,士心本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傍晚,杭州雨停。
一架馬車卷著泥濘透過城門。
車內李通判捧著文章,琢磨其中‘放藥學問’,身旁另有幾張‘治疫方略’。
這是他今日臨安之行所獲。
其中包含著他與劉世才‘治疫問答’。
車到家門口,他收拾心思,闊步直入愛女憐雲內園。
園內煮著一鍋藥,藥爐邊上設一張書案。
憐雲小姐正在持筆醞釀詩意,旁邊放著一首剛寫好的小詩,二丫鬟貼肩讀詩句品談。
李通判迎著清風藥氣過去,兩丫鬟忙見禮。
“大人。”
聲音喚醒想詩的李憐雲。
她見父親回來,微笑好容貌。
“爹爹朝去暮歸,此去臨安可有所獲?”
“頗豐,臨安縣治疫有方,劉世才名不虛傳。”
李通判兩句話概括此行收穫,從袖中掏出所獲與愛女看。
他今日到訪臨安縣,一看陸知縣如何施行治疫,二是見一見劉世才其人。
最近杭州府與餘杭、錢塘各縣,也開始依著《青竹雅集》中的良方煮藥試藥。
兩天下來,藥方已經得到驗證。
今早府衙議事,眾官家因‘放藥’分成兩派,彼此爭執不休。
一派認為‘放藥繁雜沉重,弄不好激起民怨,使百姓叫喚不公。不如公佈藥方,讓他們自行照方抓藥。’
另一則認為‘公佈藥方不妥,那藥方毒性大,百姓用藥不慎,極易治死人。而且一旦公佈藥方,就會有人照方倒賣藥材。到時窮苦百姓怕連藥渣都吃不上。’
李通判偏向於後者,但具體如何實施‘放藥’,使州縣百姓人人得治……
這點他尚無周全之策,於是想到已經施行放藥的臨安縣。
今日一見縣內放藥之景,他就知道此行來對了。
晌午宴席之上,他藉機請教劉世才‘治民之術’。
通判問的細緻,劉彥答的周全。
一番細如雨絲的答話,就像口述一篇精妙文章,內中‘放藥治疫思路’便是一門學問。
今日這場問答,在李通判心中烙下很深印象,賞識充塞心田。
“你看這篇《均寡分藥》,便知劉世才所思之精妙。”
“他說,放藥猶如分利,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
“而眼下藥少病人多,不能均治百姓,只能分治大眾。”
“先查明染瘟患病人數,後把他們分作‘重症’‘中症’‘輕症’以及‘無症’四個等級。”
“根據這四個等級,發放對應的‘領藥牌’,讓大眾早中晚分批前來領藥。”
“一鍋草藥可以熬煮三次……”
“早晨藥湯,其藥性最濃,發給重症百姓喝。”
“中午藥鍋添水,這時藥性減少,但可治中症百姓,緩解其症。”
“傍晚再兌水,熬煮出來的藥湯給輕症的喝。”
“如此重藥對重症,中藥對中症,輕藥對輕症,便能達到‘分治’,百姓自然覺得公道。”
“至於染瘟又無症之人,則暫不施藥。”
“可招為藥工,使他們薰染藥氣,慢慢化解自身疫氣。這般不藥而醫。”
李通判洋洋灑灑,指點文章方略述說。
其女憐雲明眸雪亮,思索道:“公子分治之法很有條理,如此百姓不會再有怨言了。”
“那藥渣又如何處置?”
李通判拿起底下一張方略說:“臨安縣是將藥渣全部倒入河中,使殘餘藥性化入水中,水氣攜帶藥氣升發,亦能解乾坤瘟氣。”
丫鬟忍不住插話:“那何不投入水井裡面。這般井水不是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