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魏晉南北朝園藝,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晉南北朝山水畫和園林藝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著名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的六法,對中國園林藝術創作中的佈局、構圖、手法等,都有較大的影響。

他的六法其一是“氣韻生動”,“氣韻”是一幅畫的總的藝術效果和它的藝術感染力。所謂“氣韻生動”,就是要求一幅繪畫作品有真實感人的藝術魅力。

其二是“骨法用筆”,即繪畫的造型技巧。“骨法”一般指事物的形象特徵;“用筆”指技法,用墨“分其陰陽”,更好地表現大自然的陰陽明晦、遠近疏密、朝幕陰晴,以及山石的體積感、質量感等。

下筆之前要充分“立意”,作到“意在筆先”,下筆後“不滯於手,不凝於心”,一氣呵成,畫完後又能作到“畫盡意在”。

其三是“應物象形”,即物體所佔有的空間、形象、顏色等。

其四是“隨類賦彩”,即畫家用不同的色彩來表觀不同的物件。

中國古代畫家把用色得當和表現出的美好境界,稱為“渾化”,在畫面上看不到人為色彩的塗痕,看到的是“穠纖得中”,“靈氣惝恍”的形象。

中國山水畫家在色彩運用上的這種“渾化”的境界,與中國園林藝術中的建築、綠化、山水等色彩處理上的清淡雅緻等要求是一脈相承的。

但自然中的景色入畫,畫的色彩是不變的,而園林藝術的色彩卻可以隨著一年四季,或一天內早中晚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園林與繪畫的不同特點,也是繪畫達不到的。

其五是“經營位置”,即考慮整個結構和佈局,使結構恰當,主次分明,遠近得體,變化中求得統一。

中國曆代繪畫理論中談的構圖規律,疏密、參羨、藏露、虛實、呼應、簡繁、明暗、曲直、層次以及賓主關係等,既是畫論,更是造園的理論根據。

如畫家畫遠山則無腳,遠樹無根,遠舟見帆而不見船身,這種簡繁的方法,既是畫理,也是造園之理。

園林中的每個景點,猶如一幅連續而不同的畫面深遠而有層次,“常倚曲闌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這都是藏露、虛實、呼應等在園林建築中的應用,宜掩則掩,宜屏則屏,宜敞則敞,宜隔則隔,抓住精華,俗者屏之,使得咫尺空間,頗能得深意。

其六是“傳移模寫”,即向傳統學習。

從魏晉開始,南北朝的園林藝術向自然山水園發展,由宮、殿、樓閣建築為主,充以禽獸。

其中的宮苑形式被揚棄,而古代苑囿中山水的處理手法被繼承,以山水為骨幹是園林的基礎。

構山要重巖覆嶺、深溪洞壑,崎嶇山路,澗道盤紆,合乎山的自然形勢。山上要有高林巨樹、懸葛垂蘿,使山林生色。

疊石構山要有石洞,能潛行數百步,好似進入天然的石灰岩洞一般。

同時又經構樓館,列於上下,半山有亭,便於憩息;山頂有樓,遠近皆見,跨水為閣,流水成景。這樣的園林創作方能達到妙極自然的意境。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園林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

文人雅士厭煩戰爭,玄談玩世,寄情山水,風雅自居。豪富們紛紛建造私家園林,把自然式風景山水縮寫於自己私家園林中。

如西晉石祟的“金谷園”,是當時著名的私家園林。石祟,晉武帝時任荊州刺史,他聚斂了大量財富廣造宅園,晚年辭官後,退居洛陽城西北郊金谷澗畔之“河陽別業”,即金谷園。

據他自著《金谷詩》:“餘有別廬在金谷澗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眾果竹柏藥草之屬,田四十頃,羊二百口,雞豬鵝鴨之類莫不畢備。又有水礁魚池土窟,其為娛目歡心之物備矣”。

晉代著名文學家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子監獄的男管教

總經理秘書

重生後璀璨人生系統找上門

寶蓮燈泡

重生年代嬌妻有系統

輕煙淼淼

熱情故事

大風不是木偶

冷冰冰的戰神王爺堵門求我疼疼他

星影仙子

鳳舞山河

似水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