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魏晉南北朝園藝,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嶽有詩詠金谷園之景物,說明石祟經營的金谷國,是為老年退休之後安享山林之樂趣,並作為吟詠作樂的場所。
地形既有起伏,又是臨河而建,把金谷澗的水引來,形成園中水系,河洞可行遊船,人坐岸邊又可垂釣,岸邊楊柳依依,又有繁多的樹木配置,養雞鴨等,真是遊玩、吃喝皆具了。
北魏自武帝遷都洛陽後,大量的私家園林也隨之經營起來。
據《洛陽伽蘭記》記載:“當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於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饒,爭修園宅,互相競爭,祟門豐室,洞房連戶,飛館生風,重樓起霧。高臺芸榭,家家而築;花林曲池,園園而有,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
“入其後園,見溝讀賽產,石蹬碓堯。朱荷出池,綠萍浮水。飛樑跨閣,高樹出雲。”
從以上的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洛陽造園之風極盛。
在平面的佈局中,宅居與園也有分工,“後園”是專供遊憩的地方。石蹬碓堯,說明有了疊假山。
朱荷出池,綠萍浮水。桃李夏綠,竹柏冬青的綠化佈置,不僅說明綠化的樹木品種多,而且多講究造園的意境,也即是注意寫意了。
私家園林在魏晉南北朝已經從寫實到寫意。例如北齊庚信的《小園賦》,說明了當時私家園林受到山水詩文繪畫意境的影響。
而宗炳所提倡的山水畫理之所謂“堅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這成為造園空間藝術處理中極好的借鑑。
自然山水園的出現,為後來唐、宋、明、清時期的園林藝術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