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鳳子龍孫,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博陵公主看了太師馮熙一眼,接著說,“寶業清兒自小養在跟前,如金珠寶玉似的,我們瞧著固然是極好的。到底嬌慣了些。”
又說,“謝家文人風骨不假,要我說,六鎮驃騎營也是好的。遼西王府也有一支,若論起來,正是太師貴同宗家。”
遼西王馮崇,卻是太師馮熙的父親馮朗的大哥。而太師馮熙,實是於昌黎稱天王的馮跋的正派嫡孫,自稱太子馮翼之子。
是北燕王室的大宗。來了長安,還在遼西郡王馮朗之前。
遼西郡王馮朗內遷長安,顯赫一時。博陵公主聽太師馮熙說過,“但他那等榮耀,又一早沒有走動,不便去攀扯。”
等到馮朗於長安修建王府,上門認親連宗的族人一多,越發生疏難認了。所以,直到魏宮的人找上之前,馮熙與遼西郡王馮朗之間都不曾走動。
就像出身長安的如夫人常氏。若論起來,與文成皇帝時期的保太后常氏也是遠親。
自東漢以來,常氏在長安支派繁盛,各地皆有,誰能逐細考察。等到保太后常氏顯赫,又有多少族譜上的常氏族人能夠上門攀扯,認親連宗?
至少如夫人常氏的孃家兄弟,是來了京師平城才知道自家有這樣一門貴同宗家。同譜。
馮太師實是馮朗的伯父馮跋家的子孫,卻也是正經北燕王室後人,秉承太子馮翼一脈,兼祧馮朗。
兼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
馮太師的祖上馮跋,與建立燕的慕容氏,實屬親上親的姻親。權臣兼國舅。
才可能在燕帝高雲死後,被推舉,繼任為帝。也才可能繼續以“燕”為國號。但,也和高雲彷彿。
一開始也是慕容氏旁支的姻親。倒是高雲本人,並不想以“燕”為國號,他雖是慕容氏宗親,離得遠了。故做了天子便恢復原本家姓,高,高雲。
當年,肥如侯馮熙和文成皇帝提親,便是從拓跋氏和慕容氏的親上親說起。
說他遼西馮氏因此也有尚主資格,是鮮卑慕容氏的親上親。
想到這裡,博陵公主還是跟太師馮熙說了,說的卻是太武帝拓跋燾時候的往事。
“我拓跋氏的騎兵,原本來去如風,便少有敗績。”
太師馮熙正看兵書了,跟漢武帝時期的冠軍侯霍去病一樣麼。
銳不可當。劫掠一番就跑,可不是少有敗績。
卻不是有勇無謀,還有衛青的大軍壓陣。太師馮熙也曾是冠軍將軍,熟諳這種兵法。
遇到攻城戰,就身陷泥潭。可南朝劉宋初年,都是守城。
防守反擊。北魏騎兵就被限制住了。現在麼,也築城、屯田、冶煉兵刃、挖壕溝、用絆馬索了。
然後,聽博陵公主說,“遷都平城這麼多年,說是不復祖先騎兵悍勇,都是兵書讀多了,紙上談兵。天子還想著往中原腹地去呢。”
太師馮熙看一眼手裡的兵書,知道公主不痛快。就像他在上書所請中也提到了長子馮始興,是請立三子馮寶業為昌黎王世子。
“兵書上,卻是如此,百家之言。聽聽就算了。請立世子,你早就知道,也是同意的。”太師馮熙笑謂之,“這不是看丹陽王府已經上書,請立世子,都是北魏的王爵。”
博陵公主看太師馮熙一眼,說不上來,就是覺得不痛快。
算了,懶得遮掩,直接和他說了,“思政婚後,就住公主府裡。也說了,瞅著天晴就過去修整一二,等著迎公主媳婦兒進門。”
博陵公主頭婚,是住的駙馬家裡,後來駙馬病故就回了魏宮。又因為駙馬家的王爵繼承,起了爭執,住宮裡多有不便。
所以,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