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御賜太師府,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魏皇興三年六月辛未日(公元469年6月27日),年僅三歲的皇長子拓跋宏被冊立為皇太子,賜下太師府邸。
五朝外戚,清貴馮家。小丫鬟冬至記得自己當日進府,也是擠破了頭的。
可惜這等人家並不常買人進府。管家豎起兩根手指:“太師發話,只有兩次。”
據他說,搬進這座太師府前,馮太師一家原是住在郡王府,再之前則是公主府,跟宮裡如出一轍:
規矩大,要求嚴,下人也是有機會識字明理讀書的。
再往深裡說,那就是北朝南馮的北燕王宮,漢人宮裡的規矩因兩漢魏晉的門閥士族而家世清貴。
一直生活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的漢人以“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自詡,有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優秀的傳統美德和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文化。
確實讓蜂擁而至的胡人為之駐足,沉吟。據《禮記》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因此,太師府進府下人的第一課即是“正衣冠”。
源自南朝的宮廷。
古人認為:“先正衣冠,後明事理。”小丫鬟冬至跟著新進府的下人,正衣冠,然後,“衣冠整齊”地排著隊到府廳前集合。
管事的一眼掃過,然後才領著他們進入前廳。
“跪。”管事的命令。
前一排剛起身走。小丫鬟冬至跪下,抬頭,挺直後背,收肘,手合叩於腹。
無聲無息,毫不拖泥帶水。
“興。”管事的手拿戒尺,看了過去。
冬至低下頭,站起來,春筍般筆而迅捷,隨即雙足合攏,卻從容如眼觀鼻,鼻觀心。
靜若山川,有臨淵的涵養。
正衣冠,端儀容,爾後識字明理。冬至一進府就來了家廟,而那時誰也不知道,魏宮冊封的妙蓮真人會住進來。
說是禮佛之人,當以慈悲為懷,既然來了家廟,她們就可以翻看書卷。
妙蓮真人發了話,她們也就開卷有益,沒事就要勤拂拭。而太師府的家廟更像是縮小的京都大寺,更難得的是,藏書破萬卷。
居中的木質塔樓放著祖宗牌位,四周由廊廡門殿圍成方形庭院的佈局。
木塔高三層,基礎由夯土築成,約三十丈見方,上有包砌青石的臺基,與塔樓一側的僧房樓觀自圍成小院,周邊石欄杆內亦鋪木板。
北面屋裡全是書,曬書的時候能攤開一院。
琳琅滿目。
這一日又輪到冬至清掃小院。她跪著擦拭相連廊間的木板,清掃了院裡風吹進來的落葉,青石上灑了水,淨了手,輕輕推門走進去。
自書架上拿起一卷書,吹去並不存在的浮塵,接著上次做記號的地方看。
東漢末年,天災人禍,於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自此地方割據,天下分裂。
公元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京都洛陽,東漢名存實亡。割據的地方政權,不斷混戰。直至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三國鼎立,三分天下魏蜀吳。
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定都洛陽。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帝自立,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
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西晉時期。
西晉八王之亂後,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亂中原。
西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陽。公元313年,晉憨帝遷都長安。公元316年,長安被五胡所破,西晉滅亡。史稱“永嘉之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