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孝文帝歷史,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長大成人,對祖母十分孝敬,性又謹慎,自太后臨朝專政,他很少參決朝政,事無大小,都要稟承馮太后旨意。

獨攬大政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拓跋宏年滿二十三歲,在馮太后的長期嚴格教育和直接影響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經義、史傳百家而才藻富贍,而且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增長了實際才幹,這些都為後來的改革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年九月,馮太后病逝。孝文帝哀傷至極,大哭三日。他痛哭失聲地對臣下說:“朕自幼承蒙太后撫育,慈嚴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無不諄諄教誨。”又在詔書中說:“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后安緝全國。朕的祖宗只專意武略,未修文教,又是她老人家教導朕學習古道。一想起太后的功德,朕怎能不哀慕崩摧?內外大臣,誰又不哽咽悲切?”從此以後,孝文帝獨自挑起了改革的重擔。太和十七年(490年),24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孝文帝繼承太后遺志,重用漢族士人,在各方面進一步實施改革,全盤推行漢化。他模仿漢族王朝的禮儀,作明堂、建太廟、正祀典、迎春東郊、親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養國老、庶老,允許群臣守三年之喪。

太和十五年(491年)十一月,他仿照漢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他在考課詔中規定:“二千石官吏考在上上的,試充四品將軍,賜乘黃馬一匹;考在中上的,委任五品將軍;考在上下的賜給衣服一套。”同年冬天,設太樂官,議定雅樂,除去鄭、衛之音;命中書監高閭與樂官討論古樂,依據儒家六經,參照各國音樂志,制定聲律。太和十六年(492年)正月,頒佈五品詔,詔令規定:宗室遠屬不是太祖拓跋珪子孫和異姓封任的都降為公,公降為侯,侯降為伯,子、男不變。名稱雖易,但品秩如前,公為第一品,侯第二品,伯第三品,子第四品,男第五品。又命令群臣議五行之次,採納秘書丞李彪等人的建議,以為晉承曹魏為金德,北魏應承晉為水德。四月,頒佈新律令,廢除了北魏初年殘酷的車裂、腰斬,改為梟首、斬首和絞刑三等,把夷五族、夷三族等酷刑加以降等,夷五族降止同祖,夷三族降止一門,門誅降止本身。

南遷洛都

孝文帝拓跋宏親政後,首先整頓吏治,頒佈俸祿制,立三長制,實行均田制。孝文帝推行漢化最重要的措施是遷都洛陽。北魏長期都於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於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為保證遷都順利進行,孝文帝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稱要大舉伐南朝齊,計劃在南伐途中造成遷都的既成事實。在朝會上,任城王拓跋澄站出來反對,退朝後,他立即召見任城王澄,屏退左右,單獨與澄計議說:“這次舉動,的確不易。但國家興自塞外,徙居平城,這裡是用武之地,不能實行文治,今將移風易俗,實在難啊!崤函帝宅,河洛王裡,朕想趁此南伐大舉而遷居中原,不知任城意下如何?”拓跋澄被提醒,立即表示贊同。六月,即刻下令修造河橋,以備大軍渡河;並親自講武,命尚書李衝負責武選,選擇才勇之士。七月,立皇長子拓跋恂為太子,釋出文告,移書齊境,聲稱南伐;下詔在揚、徐二州徵集民丁、召募軍隊;又使廣陵王拓跋羽持節安撫北方六鎮,調發精騎。至此,準備基本就緒。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拜辭馮太后永固陵,率領群從百官,步騎百餘萬從平城出發南伐。命太尉拓跋否與廣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以河南王拓跋幹為車騎大將軍,負責關右一帶的軍事,與司空穆亮、安南將軍盧淵、平南將軍薛胤等共同鎮守關中。[9]臨行之際,太尉拓跋丕奏請以宮人相從,孝文帝厲聲斥責說:“臨戎不談內事,不得妄請。”大軍列隊出城,一路之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易總這婚我不結了

羽姿潤

協議結婚後病美人真香了

吾音了了

全民模擬:我有至高許可權

秦七番

予婚歡喜

章小倪

情書

不知江月

姜雲絮楚玄知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九皇叔的神醫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