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宋人聘問,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武帝劉裕(公元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今江蘇省徐州市)人,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
中國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公元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
劉裕自幼家貧,後投身北府軍為將。自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起,他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反抗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
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鐵騎,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憑藉著巨大的軍功,得以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封宋王。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史稱南朝宋,或劉宋。
劉裕建宋後,冊封長子劉義符為皇太子,太子妃司馬氏。
司馬氏,晉恭帝司馬德文之女。劉宋與司馬氏是姻親。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劉裕在西殿崩逝,享年六十歲。
七月,葬于丹陽建康縣蔣山的初寧陵,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
同年,皇太子劉義符繼位,時年17歲,下令大赦。次年,改年號為景平。
尊皇太后蕭文壽為太皇太后;尊生母張夫人為皇太后;封太子妃司馬氏為皇后。
景平二年(公元424年6月),輔政的權臣,以政變廢新帝劉義符為營陽王。皇后司馬氏則被剝奪皇后稱號,降封為營陽王妃。
不久,遷居外地或者在宮室被看管起來的營陽王被殺,時年19歲。
又派人殺劉義真(劉裕次子)於新安(今安徽省徽州市),後立劉裕三子劉義隆為帝。
也就是,宋文帝劉義隆。
史載,劉義隆登基後並未為難前面廢黜或賜死的帝王親王等貴婦女眷,廢了的皇太后張氏和皇后司馬氏也得以壽終正寢。也是這時期通行的做法。
如同禪讓。
南齊也是這般取代了劉宋。
這一時期,北朝所在北方,也是戰亂頻繁。
魏宮也未能倖免。尤其是,魏天子晚年時期。譬如,魏太武帝拓跋燾晚年脾氣暴躁,誅戮過多,常在殺完人之後,後悔莫及。
在政治方面的改革,拓跋燾主要聽從了北方士族崔浩的建議。在繼續推行漢化改革的同時,對於當時北方遺留的世家大族,進行了全方位地拉攏。
當時的范陽盧氏、博陵崔氏、渤海高氏等全部進入到北魏政權的核心統治集團。
文化方面,拓跋燾深受當時道家領袖寇謙之的影響。甚至尊其為“國師“,並將道教定為了北魏政權的國教。
與此同時,他還加強對於傳統儒教的重視,修建了以儒學為教育原則的學校,修建太學祭祀孔子。
公元450年,漢化改革的主力崔浩因“國史案”等坐罪被殺,同時眾多的官員和貴族皆以連坐之名處死。
北魏初年的改革,影響深遠,雖未達到預期,也促進了儒道釋如同民族融合般,在北魏的發展融合。北魏接下來的天子,基本沿用。
而在這一時期,由於刑罰嚴酷,國內曾經幾度政局混亂。
太武帝拓跋燾也常常殺了人就後悔,也說了,不該處死崔浩。後來,又逼死了景穆太子拓跋晃。
正平二年(公元452年)二月初五,太武帝拓跋燾遇弒,身亡。
拓跋燾時年四十五歲,在位二十九年,葬於雲中金陵,廟號世祖,諡曰太武皇帝。
正平二年(公元452年)三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