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親上做親,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州刺史馮熙以已經在平城迎娶博陵公主為妻,推脫了幾句。
也是據實相告。
“你不娶我的女兒,我怎麼跟你父親交待?”王氏族長依稀不悅,“原是你父親跟我說的,替他兒子索要母舅家的女兒做妻子。而我也答應了他的。親上親,世代親,便是如此。他父親馮弘娶了我們王氏女,娶的時候就替他兒子說了一聲。他兒子,也就是馮朗,如約上門迎娶。後來,還替他兒子也說了一聲。你只說,馮朗是不是你父親?”
原也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只是回了京都平城,才知道在御前被告了狀。
說是,任州職,因事徵集民間子女為奴婢,其中稍有姿色的,便被刺史馮熙娶為妾。
不過,這會兒他們更加想不到,太師馮熙這次去洛州,也是宣揚佛法。
普度眾生。
和文成皇帝時,修曇曜五窟差不多。而佛教和本地的道觀有所不同,就是它是不近女色的。
在眾多的佛教文化及經典中,都認為“女色”是對修行有很大的障礙。而佛教的宗旨是解脫,解脫眾生。
他們認為女色和情慾十分不利於修行,妨礙解脫。女色,乃佛門的禁忌,是需要戒除的。
朝廷派去做佛事的,自然通曉佛理,自身總得注意一二。
此時,外界知道的並不多吧。
而北魏延興六年(公元476年),太上皇拓跋弘走的這一年,與往年裡總有些不同吧。
參照天子降生,室內神光普照,天地之間繚繞著一股氤氳的祥和之氣。還有,皇后娘娘吧。
雖然,離得近的太師府裡的下人,也並沒有感覺出來。
十一月,魏宮任命太尉、安樂王長樂為定州刺史,京兆王子推為青州刺史,司空李欣為徐州刺史,並加開府儀同三司。
北魏朝臣進爵,或者外放。太師府四小姐馮清聽母親博陵公主提了一句,說是她父馮太師亦已進爵。
仍是虛銜。她母親說,“太師是想外放,做州官。”
上書,洛州。
次年春正月初一,魏宮改年號太和,即為太和元年(公元477年)。興建太和、安昌兩座宮殿。
雲中饑荒,開倉賑恤。
秋七月,太師馮熙得魏宮回覆,不日便要啟程前往洛陽。
洛陽,是洛州的治所,也是洛州刺史的官署所在。
不過,啟程之前,魏宮詔回了原本在魏天子跟前行走的馮始興。而太皇太后馮氏又引馮家二子思政、寶業俱入禁中,申以教誡。
和顯祖時差不多。太師府四小姐馮清聽人說了,那時,魏宮也是任命她父親馮熙做州官,定州刺史。
定州,也是太師馮熙祖地燕地(燕地,包括今北京市部分,河北省往遼西,具體有爭議)。博陵公主不便同行,年長的兒女,便也許婚的許婚,進宮的進宮。
不同的是,馮家這次獲召進宮的只有四小姐馮清,身邊還有丫鬟彩雲。
且是魏宮女官,屬中宮,就在太皇太后馮氏跟前當差。
博陵公主的朝服也是有的,且更加富麗堂皇,不過瞧著自己女兒這一身小小的朝服。
還是忍不住跟身邊的大宮女明月說:“瞧著還是他大哥那一身,不過精緻些。腰圍收緊些,是不是還要刺繡?”
馮清回頭看鏡中,梳的仍是如意雙鬟。
垂下的額髮,遮住了大半眉眼。不過稍稍改進,雙鬟上移,有了傾斜,像了田裡的螺殼尖尖。
說是如意雙螺鬟,修飾得臉型更加飽滿,瑩白如月。
心裡還是美滋滋的,又聽得母親道:“再轉過來些,說是宮裡新出的樣式,我瞧著還好,也沒怎麼改動呢。”
博陵公主和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