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插手日本院線的機會,重生娛樂大亨,一品黃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億的土豪。
這些錢,在徐帆看來跟白得的沒什麼區別,正要拿來擴張自己的娛樂帝國版圖。
儘管日活的總部不在東京而在大阪,但去年東京都一地票房規模超過了日本總票房規模的四分之一,這個日本最大的票房市場,自是兵家必爭之地。
東京雙雄‘東寶’跟‘東映’這兩個背依電視集團的巨無霸,經過八十年代的發展,已經野蠻的吞下了整個東京都近半的票房。只留下一半的票房給日活還有松竹、角川兩大公司以及零零散散的數十家院線爭奪。殘酷的競爭令去年日活經營的院線約莫只貢獻了整個東京都6%的票房。
日活株式會社社長堀久作病危入院緊急搶救後,內田有信副社長暫代社長工作。日活雖說在東京影響力不比公司原總部京都跟現總部大阪,但作為日本五大電影公司之一,代社長親自出現在東京主持一部電影的首映式,還是引起了東京當地不少媒體的關注。
《逃出立方體》登陸日本的首映式毫無疑問是成功的,跟日活有所合作的導演來了不少,影星也沒少見到。如果不是考慮到交流問題跟為香港電影打廣告,徐帆考慮過邀請幾位在日本國內有影響力的當紅明星加盟《午夜兇鈴》,不過最終這想法最終還是被他消滅在萌芽狀態了。
未來很可能十年之內,日本都將是亞洲最大的票房市場。在內地市場沒有開發壯大之前,日本票房絕不能有失。他是擔心跟警惕好萊塢電影,更擔心日本本土電影的崛起。所以,在他的遠景規劃中,是要效仿好萊塢,重金借倉田保昭、千葉真一、西協美智子、大島由加利、野際陽子這些前往香港發展的日本演員之手開啟日本市場,最終重創跟擠壓日本本土片的生存空間,迫使日本導演跟電影演員出走,達到長期壟斷日本票房的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