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期待,重生娛樂大亨,一品黃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星加盟、場景較小、應用特殊技術較少,完全以劇情跟想象力以及導演的功力取勝的電影!”他快速在書畫板上用油性筆寫下幾組字,然後打上圈後,轉過頭來看向在座每一位,“這一類電影因為投資成本較低,風險很小,在此我可以大膽的做出預測,未來聯美製度將逐漸發展壯大,成為最主流的電影發展制度之一。”
“我以我本人的電影《死亡遊戲》為例,這部電影初期成本約莫摺合一百萬港幣,目前在全球已經創造了超過一億港幣的收益,毛收益高達一百倍以上。刨除片商、院線的利潤、劇組分紅、廣告宣傳及稅收等,最終投資者獲得純利潤依然高達五千萬港幣以上,純利潤多達五十倍。這就是小成本的勝利!”
屋內齊齊一陣抽吸冷氣的聲音,在座的諸位被曙光電影公司邀請加盟後,或多或少都打聽過公司的高層名單,岑建勳跟徐帆都沒有對內部保密的意思,至少現在公司高層都知道,他這個在過去的幾個月裡,被香港稱之為話題之王的年輕人就是公司的老闆。
外界雖然對《死亡遊戲》的收益進行的種種預測,但是九十年代初的現在畢竟還不是後世那種資訊大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院線跟各大電影公司的第一手資料,不是什麼人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如今乍一聞聽徐帆親口提到他執掌導筒拍攝的《死亡遊戲》創造的收益率,當真是震驚了在場幾位精英人士。在香港能拍出創造過億收益電影的導演不少,徐克、吳宇森、王晶、黃百鳴赫然在列,但是徐克他們一部電影的拍攝成本近兩千萬,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不知不覺之間,幾位公司新招募的管理層也收束了心裡的傲氣,看著徐帆的眼神也恭敬了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