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子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章 筆友範希文,大宋文華集,姬子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拜訪范仲淹,姬長卿最為重視,還特意翻閱了本朝和《禮記》。
按照禮節,拜訪范仲淹必須提前下好拜貼,在拜貼中寫明拜訪事由,約好時間等。
《禮記·曲禮上》記載:“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因為,人際交往是相互的、對等的,所以從禮的視角來看,禮尚往來才是合乎禮的要求的,同時從現實效果的角度而言,禮尚往來也是可以產生巨大的情感回報的。這種“禮尚往來”的原則主要是在身份相同或相近的主賓之間實行。
《儀禮》有《士相見禮》一篇專門講述入仕計程車初次去見職位相近計程車的禮節及貴族之間交往的雜儀。這些士人的相見禮儀,對民間交往禮儀有較大影響。
在傳統社會,由於溝通不便,拜訪無法提前預約,一般都是登門拜訪。根據周禮,客人第一次登門拜訪時需要帶特定禮物,稱為“贄”。一般士人之間互相拜訪以雉(野雞)為贄;若是下大夫之間拜會要執雁為贄。後世則演化出各種形式的見面禮。主人應在再三推辭之後笑納見面禮。客人走後,主人一定要將那份禮物送回去作為回訪,否則就會失禮。這是主賓第一次見面的禮儀規定。儘管這種程式化計程車相見禮未必能在後世完全通行,但其中所體現的互相謙讓、互相尊重的精神卻在後來的賓客之禮中得到傳承。
姬長卿作為“文王周公聖賢”之後,在禮儀方面一直都極為注重,不想因為自己而失了先祖的名聲。
周人好禮樂,姬長卿在禮樂方面,也在不斷學習進步,如今對於禮樂方面,也算半個內行。
範希文如今官拜四品,按照禮制正屬士大夫的範圍,以士大夫之禮,拜訪范仲淹即顯得莊重,又不至於失禮。
明道二年,冬十月十四,宜出行訪友,是日,汴京微雪,微風相伴。
姬長卿身穿一襲素色長襖青衫,頭帶小冠,覆履繫帶,去掉玉佩,手持一卷書盒,身旁兩位長隨護衛皆是提前沐浴更衣過的,一人手提雁,一人手提文風四寶,皆是較好的筆墨紙硯。
尋到積文巷,范仲淹早早便帶著弟子王衝在巷頭迎接。
姬長卿有些驚訝,不過在看到王衝後,倒也明白了。
范仲淹見姬長卿果然如王衝所說,依照古禮前來,他即感到榮幸,又感覺到高興。
姬長卿快速踱步上前,范仲淹也加快腳步上前,兩人見面,並未說話,只是互相打量著對方。
待打量好對方後,范仲淹、姬長卿隨即一笑:“丹文果然是年輕俊傑也!”
姬長卿也連連笑道:“希文兄,方正君子,儒雅隨和!”
“邠州範希文見過丹文賢弟——”范仲淹行禮行得很真摯,一來這是他們兩人第一相見,二來范仲淹對於姬長卿依古禮拜訪自己,認可自己是士人很是感激。
姬長卿見狀,連忙還禮:“梓州姬長卿,表字丹文,見過希文先生!”
“丹文,你我雖此前並未相見,可卻互有書信,在信中引為知己,何以今日得見如此生份?”
“希文先生乃儒林文壇大家,我不過幸晉之人,憑藉著幾首不入眼的詩歌粗文,才在有些許文名,今日前來拜訪希文先生,也是厚顏登門請教的,怎麼好失禮於先生。”
“丹文,何需妄自菲薄,你本就有才學,只是此前並未好好整理,彰顯於世,如今苦心整理,也該讓世人瞧瞧丹文的才學了,我雖痴長丹文十幾歲,可在我看來丹文與乃是好友、知己的關係,非是晚輩與長輩的關係。”
“再者,丹文在見聞、謀劃上,不知高出範某多少?昔日的《西北兵患書》至今如雷音貫耳,振聾發聵!”
“若談請教,該是範某,向丹文請教才是!”
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