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豬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8章 【吃裡扒外】,港島家族的誕生,任豬飛,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位副總裁‘較勁’起來,馮永發接著說道:“集團從去年初已經停止造船,僅偶爾有需求造一艘,這已經是老闆在控制風險.今年,集團的債務方面,也將做到零負債,這樣集團危險極低不管是小油輪,還是散裝貨輪,實際上都可以透過長租來避開風險”
林志超聽著大家的討論,示意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很快大家各抒己見,都是在討論事情,並沒有意氣之爭。
這一點,林志超看得很明白。
最終,他拍板道:“小油輪再便宜的售價,到期都要出售。以後,十萬噸油輪也會逐漸淘汰,將來我們只經營v級別的油船(含u)。而在散裝貨船、貨櫃箱運輸之間,我們選擇貨櫃箱運輸作為長期發展。但是,貨櫃箱運輸不宜發展過快.所以我打算這兩年將華星航運上市,採用上市集資的方式,去發展貨櫃箱運輸.至於淘汰散裝貨輪的事情,其實我們環球航運也就50艘左右,總計120萬噸;所以,這個事情可以慢慢來,在沒有長租的情況下,選擇進行出售”
整體而言,鮑比布萊爾的言論更符合林志超的意思,但他太激進了,大力發展貨櫃運輸是不行的,畢竟這需要一個過程;三幢貨輪也不能淘汰過快、過多,本來環球航運就不多。
而馮永發的講法也沒有錯,反正環球集團沒有債務,壓根不需要考慮風險,如此多的船在手,能多賺一些。
1973~1974年的‘石油危機’,僅持續半年時間。大概是在1973年11月左右,中東石油不賣給美國和歐洲,但是賣給日本(日本人為了石油,一開始就服軟,不支援以色列);到了1974年四五月的時候,歐洲一些國家扛不住,就表示不支援以色列,中東就賣給他們石油了;但是,歐洲的荷蘭、以及美國是一直堅持以色列,大概又過了很久才獲得中東石油。
整體而言,這一波‘航執行情’低迷持續時間較短,但是影響非常大。
後期:
日本深深的感受到石油資源對國家的戰略意義,便瘋狂進口石油,然後儲備,再加上七十年代後期發展核能,所以1978年開始後,便減少了很多石油進口,因而運輸力需求也下降起來。
英國重啟北海油田的開發,美國也重啟自己的油田開發,所以在航運從1980年開始徹底走下坡路,1985年達到低谷。
馮永發並未氣餒,而是繼續建言:“那集團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該如何規劃?”
他說的是亞洲航運、隆豐國際,目前亞洲航運擁有150萬噸、隆豐國際擁有50萬噸的載重量。
除此之外,環球集團還有三家合夥公司(佔股三分之一),總計也有100萬噸的載重出頭;這三家公司已經停止發展,只是經營現有的船隊。
林志超講道:“亞洲航運是我們集團培養的一家重要上市企業,這兩年要發新股來擴張,主要是建造u級別的油輪,同樣也得出售小型船隻但整體而言,是集團七十年代培育的物件。至於隆豐航運,亦可以趁著股市旺盛,發行新股,去打造v”
他的想法很簡單,從股市集資兩億港幣,去發展這兩家上市公司;環球集團不供股,任由股份降低,帶到石油危機,再低價增持,非常的划算。
兩家公司中,亞洲航運又是最重要,預計至1978年時,能培育出一家200萬噸的航運企業,以大型船隻為主。隆豐國際,也能增長至僅百萬噸船隻。
當然,兩家航運公司最重要的還是,將來購入九龍倉的股票。所以這些年,林志超正在清除原來的洋人管理層,全部換上環球集團的華人管理層,主打一個忠誠。
對於兩家上市公司,大家討論一番,進行了詳細的安排。
比如亞洲航運,造兩艘u,就最近去造;後期再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