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父女相見
月明她倚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父女相見,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月明她倚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福生,許三平二人帶領董敬儒親自來到分界崖下,目睹百姓運用軟梯攀巖,藉助纜車運送木薯,大為震驚。
旁邊,還有不少年輕力壯的漢子們組織成隊伍,按照許三平最開始的流程,準備多修幾處以供更快,更方便的使用。
隨行的何知孝不禁感慨:“天吶,如果整個崖壁都用軟梯,還有這個纜什麼的執行,運輸東西簡直太便捷了,這……這誰想到的辦法?”
張福生回應:“是三平!”
許三平謙遜地表示:“無意間迸發出的些小心思罷了。”
董敬儒聞言目光微動,原本覺得許三平能夠獲朝廷封賞,是因為唐月兒被韓兆遠搶走,間接導致他捲入其中,誤打誤撞獲得密信,現在看來,並非這般簡單。
因為自己從許三平身上,能夠察覺到一絲絲若隱若現的,超乎鄉野百姓的神態,智慧。
他不會像別的農人般只守著二畝三分地,春種秋收,日復日年復年,靠老天爺吃飯。
他懂得變通,創新,從生活中尋覓機會,難能可貴。
董敬儒輕拍許三平肩膀,直言:“有你在這裡,是東崖灣的福氣吶。”
許三平微怔了下:“大人言重,只是為填飽肚子,生活的更好些而已。”
他不願在當前話題有過多談聊,一口岔開:“對了董大人,你剛說今兒個來是因為木薯的事?”
董敬儒擺正眉色道:“不錯,早晨時候我在縣城街邊偶遇給翠雲樓送木薯的車隊,打聽過才知道是從東崖灣運出去的。”
“我嘗過,味道新鮮且獨特,你們應該認真去挖掘它更好的價值,買給翠雲樓的話,有點可惜。”
許三平眼眸中掠過一抹意外神采,堂堂縣令大老遠跑下鄉來,竟只是為這個?他坦白:“不瞞大人,木薯的價值利用,我的確有些想法的。”
“哦?講與我聽聽!”
董敬儒表現的格外激動。
“大人,我還是直接帶你過去看吧!”
許三平感覺其中涉及太多前世科學原理,純粹靠嘴皮子介紹不清楚,再者,從董敬儒剛才語氣中不難聽出,他對民眾如何價值最大化利用木薯,彷彿有套官方性質的想法。
倘若開展,是否會對許福記作坊造成影響?為免該類情況發生,得讓他對自己有信心,不亂放政策。
董敬儒自然同意,路上對東崖灣目前的民生問題,農作物種長情況皆十分上心,詳細打聽。
張福生負責回答,許三平則適當的嗯嗯昂對陪襯著。
待到周寡婦家舊址,而今的許福記作坊外,張福生正準備開門,豈料剛伸出手,門板從裡面嘭的下被撞開,董槿書懷揣兩烤的焦紅焦紅的木薯,箭似的,也不看路只管往出飛奔。
下一秒,正撞在董敬儒胸膛,父女倆紛紛朝後仰退,木薯啪嗒滾落在地。
董槿書直覺眼冒金星暈頭轉向,怒斥:“哪個王八蛋,走路不長眼睛!”
董敬儒被師爺何知孝攙扶起來,不悅地說:“是我這個王八蛋!”
“你……”
董槿書欲破口大罵,待定睛看清楚相貌,秀眉微蜷:“爹……你怎麼來了?”
此刻的她在董敬儒眼中,裙子撩高系綁於腿彎,底下白布褌褲褲腳挽起著,離家時還算乾淨的衣裳胸口,抹滿炙烤木薯的焦灰,一張臉蛋,更是黑乎乎的宛若剛從炭堆中鑽出來,哪裡有半分縣令千金的模樣。
向來任著慣著女兒的董敬儒忍無可忍:“等會兒跟我回家聽到沒有?再敢亂跑出門看我怎麼收拾你。”
“我……哦!”
董槿書嘟了嘟嘴巴,沒敢多講什麼,因為她知道從小教自己要莊重矜持的老爹,這回是真的氣衝腦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