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苗梅梅的小動作
月明她倚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苗梅梅的小動作,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月明她倚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完許三平的話,三人發揮各自想象,集思廣益。
董槿書大抵因在董敬儒耳濡目染下沾染過書本氣,最先開口:“風雅坊怎樣?我聽爹爹講過這個名字在詩經中的寓意特別好,或者窈窕廠。”
略做停頓:“再不然我說些古籍詩典中比較好的詞,你自個挑。”
許三平面龐擠露一抹不情願的笑容,他要的,是那種接地氣,特色感濃烈能夠很容易被人記住跟宣傳的名字,董槿書提出的都有些太過文學高階化。
周寡婦眼睛乍亮:“不如叫一枝花,兩株草,三隻蟬啥的?”
許三平毫不客氣的回應:“你四(死)邊去!”
接著看向自個媳婦,詢問:“月兒,你有沒有想到比較合適的呢?”
唐月兒搖頭,她能夠浮現在腦海的名字,基本都是留存不足三秒,便被自我否決。
許三平無奈眯眼,準備從前世廠商中尋找靈感,蜜雪冰橙,拼刀刀,阿麗巴巴,愛七藝……結果越思索越覺得離譜,只得輕咬下牙,一拍飯桌:“算了,叫許福記吧。”
唐月兒,周寡婦,董槿書聞言齊刷刷目光轉過,直勾勾盯住他。
許三平:“有問題?”
她們異口同聲:“沒有!”
這時,在外玩耍的唐小喜飛跑進院:“姑爹,外面有人找你,他們拉著車這麼大這麼大的東西。”
邊講述邊用手比劃。
許三平前去迎接,不出所料是軍工廠的人,架著三輛板廂特別寬的牛車,來送器具。
打磨光滑的木板長短直凹的拼接釘裝,構成保護外殼,為增加觀感,表面塗抹了層桐油,亮晶晶的泛著光芒。
內部,自然是各種鐵製刃片,濾網等東西,用來攪碎木薯,收集澱粉汁液。
許三平手掌摩挲著器具表面,由衷讚歎:“完美,真不愧是專為邊境兵防制造戰械的軍工廠。”
經過他的安排,器具被轉送到周寡婦家,安裝固定在流水線相應位置。
為表達感謝,許三平邀請送貨的幾人進院吃飯,後者原本是拒絕的,畢竟災荒年頭農家百姓不容易,結果唐月兒炒的菜不止好吃,而且和著肉乾,竟要比她們在縣城的餐桌還豐盛,差點沒咥夠。
待酬謝完畢送走幾人,許三平著手給唐月兒,周寡婦演示器具的操作方法,至於董槿書,考慮到她參與進團隊只是因為單純的獵奇跟玩樂,並沒有刻意去教。
畢竟正經開業時間久些,新鮮感一過可能會厭倦,再者,憑藉她的智商,跟隨在旁純粹的聽講,都能學個大概。
不多時候,唐月兒,周寡婦基本能夠掌握要領,許三平則默默計算著整套生產運轉下來,需要多少人。
最前面的攪碎機,安排個漢子轉動轉把提供動能,上方配置個往進去扔木薯的職位,底下,還得有人負責清理殘渣,放桶接收澱粉汁液。
接著是過濾程式,然後攪拌,沉澱晾乾,釀作薄皮,切割成粉條,粉片。
“最起碼得20人左右,要招踏實本分,不洩露技術跟製作過程的人,恐怕……有些難啊!”
“還得請里正叔幫助!”
許三平當即提著些米跟肉乾,屁顛兒屁顛兒跑到張福生家去,講述自己的問題。
張福生從中敏銳察覺到能夠令整個東崖灣走向富裕的希望,敲響銅鑼召集鄰里們到大槐樹下,宣佈情況,配合著許三平現場選人。
因為有前面的經歷在,誰都不會懷疑許三平在瞎整,或者出現誆人白乾苦力不給錢之類的情況,紛紛報名踴躍參加。
用爭先恐後,擠得頭破血流形容都不過分。
最終,根據張福生的建議,許三平的觀察稽核,暫定二十人明日去作坊準時報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