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舌尖上的欲罷不能
月明她倚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舌尖上的欲罷不能,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月明她倚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坊內,唐月兒將剝洗好的木薯丟進攪碎機,周寡婦則在旁邊轉動搖桿把手提供動力,次啦啦的聲音中,富含薯類澱粉的濃白汁液,從底部流淌出來,銜接入第二道工序,過濾。
許三平繼續介紹著各方面細節。
董敬儒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這真是個農家子弟能夠想象到的?
及至下午,冷卻完成的粉皮在特製的鑼鍋上平攤開來,周寡婦憑藉嫻熟的刀功,將之切做細條,唐月兒去調製湯料。
最後盛進碗中,用筷子翻拌均勻,難免有些緊張的送到董敬儒面前:“大人請慢用!”
“這是……?”
董敬儒沒想到加工完畢,會完完全全換種形態,不再是木薯。
許三平回答:“它叫做薯粉,大人先嚐嘗味道如何吧!”
“好!”
人對各種新鮮事物都會有莫名的好奇,董敬儒同樣不列外,他雙手接過,夾一筷喂進嘴中。
當上下牙關咬合,從未有過的爽滑勁道,軟嫩輕彈的口感,瞬間令他像個人都淪陷,再配合唐月兒的湯料,美味到不忍下嚥,忍不住用舌尖味蕾反覆汲嘗。
待整碗下肚,他自然而然的將碗遞向唐月兒,擺明是再來一碗的架勢。
考慮到自己縣令身份,無奈又壓著饞意改變動作,將碗放在旁邊木架,笑哈哈地說:“木薯還能製成這般美食,三平,你如何想到的?”
許三平有朝廷封授,饒是他也無法直呼名字,又不能像別人家似的,叫做某某某爹,便只得這般。
許三平重複甩鍋:“當初在縣城中販賣酸梅湯的時候,曾遇到位南洋貨商,從他那裡聽來的些手段。”
“原來是這樣!”
董敬儒選擇相信,也只有相信,因為在他看來農家子弟靠自發性思維做到這種程度完全不現實。
許三平則接著闡述:“這種做法不僅能夠將汁液最大化利用,攪碎的木薯肉渣還可蒸作方糕,只是今天準備不夠完全,恐怕得過段時間,才能請大人品嚐。”
董敬儒擺手:“無妨無妨,本官起初還擔心村民們一股腦全賣掉木薯有點可惜,現在看來,你考慮的倒比我還深遠。”
“只是偶然聽聞,準備做個嘗試而已,全靠運氣的。”
許三平如是應道。
董敬儒準備回縣城的時候,懷中抱著個陶壇,是許三平送給他的薯粉,大概三張,能拌個十幾碗的份量,還有個比較小些的木罐,裝著唐月兒親手調的湯料。
董槿書得知自己牽腸掛肚好久的木薯製品新鮮出爐,激動的直蹦躂。
再想到許三平前幾日講過很多木薯做法,粉僅僅是其中一類,自己倘若現在回去,得錯過多少。
她當即呲著貝齒反抗:“不行爹,我不會跟你回縣城的。”
“好,那便不回!”
董敬儒語氣平淡,態度跟方才截然不同,判若兩人。
“啊?”
出乎意料的答案,反倒令董槿書一時間有些不知所言了。
董敬儒的聲音再度響起:“我允許你留在東崖灣,往後也不會干涉,但有個條件。”
“我肯定矜持莊重不抹臉。”
董槿書搶著保證。
“不!”
董敬儒搖頭:“我的條件是,你既然要留下便不能擺小姐身份,得給三平幹活,那麼,既然要幹活,每天寫一篇心得體會吧,記住不能中斷,到月底時整理好等著,我會派人來取。”
“如果當月篇數不夠,或者有亂湊對付的痕跡,立刻回縣城。”
許三平聽完字字句句,忽然聯想到前世的工作日報。
“啊?”
董槿書則一張花臉瞬間耷拉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