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詩歌與白話的互譯
月明她倚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詩歌與白話的互譯,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月明她倚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茶,落座等候,要查清楚朝廷當年對二哥從軍結果的資料記錄,董槿書自然能夠辦到,可若跟實際情況有出入作修改的話,得縣令董敬儒親自上報。
儘管許三平有朝廷封加的頭銜,歸根結底還是農家子弟,直接找董敬儒未免僭越不合規矩,自然打起來了董槿書主意。
“二嫂是最不喜歡麻煩別人的性情,我去接觸那田家村失憶的老兵,難免會讓她覺得虧欠我什麼,但如果是董槿書打著官方名義走公事公辦的路子,便不用顧慮!”
“像二嫂這種把恩義情分拎的太清的人不能算不好,頭疼的是有些時候想幫她點忙都得拐彎抹角才行,否則等二哥從軍結果查明白,十幾年的撫卹金補發下來,她肯定會全交給我,慷慨地說三平,都是你的功勞,拿著吧,唉,善良的太純粹!”
許三平自言自語。
書房中,董敬儒驚喜激動地追問:“槿書這……這篇天下興盛苦的是百姓,天下滅亡苦的還是百姓的心得,真的是你寫的?”
董槿書下意識挺直腰桿,面容泛光,故作捶打兩邊肩胛的模樣:“對吶,將近兩個時辰,哎呦累的我。”
董敬儒拍案讚賞:“內容真實感情懇切,簡直太難得了,最讓……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你竟然能夠透過生活中的普通見聞,上升到人民苦難,最後總結出朝代千秋更迭這種石破天驚的言論,匪夷所思,當真匪夷所思。”
“這篇文章若能夠在政治背景貼合,題材思想受朝廷允許的情況下出現在科考,定是狀元前甲的不二人選。”
“啊……這麼精彩?”
董槿書被誇的當場恍惚,她在聽寫時自然能感覺到是篇還算有水平的心得,豈料在父親眼中,強到直接摘桂奪魁的地步。
“爹,我也是回想著最近幾日在東崖灣的經歷,慢慢琢磨的啦!”
她適當謙遜。
結果董敬儒置若罔聞,兩手非常寶貝的捧著那張白紙黑字,幾乎整個人都在輕微顫抖,他意識深處彷彿被某種極具震撼,穿透的力量給觸及到,有萬千感慨張口欲出。
“朝代興盛苦的是百姓,朝代滅亡,苦的還是百姓吶!”
他心情悲慟的重複著這句話,朝書房外走去,當看見漫天大雨傾盆不止,聯想到多少百姓梯田崩坼,又遭劫難,終於領悟通達,高呼:“誰知盤中餐,粒粒辛苦籽,四海無閒田,農夫……卻餓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