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洋浦軍校(一),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嘞……

“大家看,這是滑膛版71式步槍。”吳桅一開口,就是典型的理工直男的語氣,清晰而快速地報了一大堆引數,“今天由我給大家對黑火藥時代的步兵武器和基本戰術進行講解。”

學員們紛紛支起耳朵。

“首先我解釋一下,為什麼會有‘排隊槍斃’這一奇葩行為。”

“任何戰術都是由武器裝備決定的!從15世紀開始,火槍逐漸成為步兵的主戰裝備,誰能在戰鬥中最大限度的發揚火力,誰就更有可能贏得勝利!明軍數次擊敗後金,與其火器運用密不可分。而滿清打天下靠的也不是‘弓馬騎射’,而是在戰爭中迅速完成了火器化。”

“直到拿破崙戰爭時期,滑膛槍都是火槍的主流,特點是射程近、精度差、射速慢。其槍管內沒有膛線,彈丸與槍管之間的遊隙很大,彈丸出膛過程中與槍管內壁摩擦會出現不規則的旋轉,進而出膛後發生不可預測的偏轉。因此單支滑膛槍的精度極低,裝填速度又慢,只能採取密集齊射的辦法來彌補,也就形成了所謂‘排隊槍斃’。”

“不過排隊槍斃之所以要‘排隊’,其首要原因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為了防逃兵!”

“從古至今,抓壯丁司空見慣,當然你可以重新定義‘壯丁’。壯丁的戰鬥意志是非常差的,加之軍隊內部官兵關係緊張,士兵缺乏組織核心。如果採用鬆散隊形,士兵會立刻逃跑。如果允許隱蔽,士兵會一直趴到戰鬥結束,直到躺贏或者當俘虜。所以只能讓他們排著隊,人盯人,排隊槍斃。”

“不過也正是排隊槍斃時期,誕生了今天佇列條令和戰術原則中,許多我們認為天經地義的東西。比如我軍‘齊步走’要求每分鐘112-116步,俄軍則為每分鐘120步。116、120,為什麼這麼接近呢?因為‘齊步走’是由排隊槍斃時期的‘衝鋒步伐’發展而來,各國的衝鋒步伐步速大多為每分鐘120步。”

“但我們不需要進行排隊槍斃,因為我們除了可以用自動步槍、機槍、狙擊榴、裝甲車甚至於130加農炮支援教導團作戰外,教導團的步兵主戰裝備業餘歷史上的排隊槍斃時期大大不同!”

吳桅把滑下鼻樑的眼鏡推回去,又拿起第二支步槍:“這就是在米尼槍基礎上,改進的活門型71式。”

吳總工上任後,贊同“遷就黑火藥,優先上數量”的政策,但認為既然遲早要把米尼槍改造成活門槍,不如干脆一步到位。

於是他以美國春田1873為藍本,重新設計了發射10x55R黑火藥子彈的活門式步槍,作為教導團的主戰裝備。

春田1873活門步槍

技術上,活門步槍的膛壓遠遠小於現代步槍,倒鬥團儲備的鋼管足以承受。生產上,活門71與外貿71同樣可以和外貿71共線生產,僅僅只是多了拉膛線和加工活門的工序。彈藥也有準備,雖然10mm口徑很難從國際軍火市場購買現成步槍子彈,好在穿越前專門訂購了大量黃銅原料,可以自己搓。

在吳總工的主持下,機械廠用了半個多月時間改造出了300支活門71式。

這些事,學員們都聽說了。現在紛紛伸長脖子,要一睹傳說中“活門步槍”的風采。

乍看之下,活門71式沒什麼特別,甚至連擊錘也還是外露的。吳桅把擊錘扳到保險位,抓住小曲柄一掀,竟然開啟了槍膛!

活門步槍裝填示意圖

“開啟的這個東西就是所謂‘活門’,內建有擊針。定裝子彈由此填入彈膛,然後關閉活門,把擊錘扳到待擊位,射擊。”吳桅說著,舉槍空射,“一個熟練的射手可以一分鐘開15槍,即使未經訓練也可以打6槍以上。經過打靶測試,71式100-200米距離上精度良好,200米以上受黑火藥效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