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路線之爭,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做方的你就得做方的。”
“嗯……主要是有太監……”
鍾博世接著上課:“那個食堂很不錯,用重木結構規避了人造板的問題。重木牆壁可以是磚牆、土牆或者板條牆,主要靠木頭框架受力。古技派不滿的應該是沒有采用中式木結構,其實這算是中國特色的重木結構,但是在斗拱這個問題上……說實話,中式建築的魅力就是斗拱,但是從建築的角度來說問題就出在它身上。”
黃威苦笑:“這玩意兒確實漂亮,但是瞭解了它的結構原理後,想罵人!”
王辛豈仰在沙發上,聽得津津有味:“講講,這是怎麼回事兒?”
黃威又重複了這些天在穿越知乎上重複過無數次的話:“斗拱是為了增大室內空間,讓開間更大屋頂更高。但大空間建築面臨的最大危害就是風,一場風就可能掀掉屋頂。而中式古建的柱子一般是插接,所以斗拱的重量就必須大,才能‘壓得住’,進而也就有了兩層斗拱的‘重簷’,這就進入了一個死迴圈。建築的質量空間比是有極限的,所以振華的木結構完全放棄這個設計。”
“這就回到了古建的那些講究……現代建築無論是重木還是磚混,首要出發點都是建造成本和空間利用率。而古建被那些窮講究逼得變成複雜、臃腫、靠冗餘度達到相同指標的樣子,其實一根斜撐就能解決——但是它逾制啦!而且大家都聽過‘棟樑之材’這個詞吧?現代木建築經過精密計算,可以大批次生產棟樑之材,十分廉價。”
王辛豈默默點頭,一副受教了的樣子。
鍾博世喝了口茶:“在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上,‘古法’其實沒那麼神奇,它只是一個參考。就像《永樂大典》,名頭很響,意義不大……”
話音未落,啪啦一聲,玻璃杯砸碎在地。
大家循聲望去,只見一個人滿臉漲紅,指著鍾博世怒吼:“你們還是中國人嗎?!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到了你們嘴裡就成了無用的了?!對於你們這些無知的人來說,古法確實毫無用處!”
鍾博世皺眉:“這人誰呀?”
黃威看都不看:“張冰釋,穿越知乎上最鬧騰的就是他。”
鍾博世露出微笑,語氣很客氣:“研究價值還是有的,但是對解決我們目前的困難來說也確實意義不大……這些古法是能幫我們做鋼筋?還是能讓水泥產量翻一番?還是能幫我們算出應力?古法和現代科學根本就不是一套系統,能有多大意義?”
張冰釋氣得全身都在顫抖,雙眼血紅:“《永樂大典》是一部包含了有史以來所有科目、所有類別的百科全書!是大漢民族的智慧結晶!你竟敢說無用?!那你為什麼不去美國呢?你這麼不喜歡自己國家的文化,又厭棄貧窮的自己,那你有本事就潤呀? 你以為美國現在很好?!看似發達,其實就是金錢的奴隸!沒有文化底蘊的流氓而已!”
鍾博世瞬間理解了為什麼把穿越通稱作穿越知乎:“不是……我去美國做什麼?我說一句古法的意義不大,我就是美國人了?”
張冰釋怒拍桌子:“你的鋼筋治得好老年痴呆嗎?你的水泥能打跑野豬皮嗎?你算出的應力能改變溫室效應嗎?!解決不了我說的這些問題,你說的那些有什麼存在意義?!《論語》也做不到你說的這些,那是不是《論語》也沒啥大意義?!你今天能夠在這高談闊論,《論語》功不可沒!一把年紀的人,竟然還會有這種極端且幼稚的思想,這不該是年少輕狂的中學生說出然後被老師無奈笑笑甚至懶得反駁的憤青言論麼?!”
鍾博世哭笑不得:“現在誰是老師,誰是憤青呀?那好吧,那你賜教一下,怎麼用《永樂大典》解決我們面臨的現實困難?輕巧話當然誰都會說,所以解決現實困難從來不是輕巧話呀!比如風速五米以下,按基本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