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路線之爭,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會兒,黃威正在1800酒吧,和倒鬥團2.0的老成員們一起給鍾博世接風。

執委會把鍾博世調回來出任工程總監,因為黃威搞技術出身,對組織全域性經驗不足。

鍾博世頻頻舉杯:“好久沒回來,沒想到這邊的變化這麼大!剛才去振華學園嚇了我一跳,有模有樣呢!”

黃威現在一提學校就煩,引開話題:“穿越大業蒸蒸日上!這麼說吧,只要市立醫院的實力跟得上,我把我全家都接過來!可市立醫院現在頂多算個鄉鎮衛生院,實在不放心!”

王辛豈知道黃威為什麼煩,笑呵呵不說破:“王局和胡老爺正忙著融資,再買些醫療裝置。我和林墨談過這事,醫療裝置的價格並沒有看起來這麼高,我們此前交了學費啦!比如一臺20萬的呼吸機的二級進貨價還不到8萬,這裡面還有競標的費用呢!”

“招標這事向來水分很大,都要過日子嘛!”鍾博世也注意到黃威情緒不高,還以為是他不滿自己頂了他的總監之位,對王辛豈壞笑,“胖總,年輕人還是要多鍛鍊,經驗是可以積累的嘛!”

王辛豈看了眼黃威,拍拍鍾博世的手:“你這個老弟沒那麼小心眼,他不是嫌你頂了他的位置,是最近穿越通上有針對他的大字報!現在人多言雜,經常一言不合就吵起來。這不,因為振華的事,吵得正厲害呢!”

黃威無奈:“也不是吵,算思路不同吧。他們沒有系統學習過結構工程,所以容易鑽牛角尖。”

一群人訕笑:“現在的穿越通根本就是個小知乎!古今爭論一大堆,排名第一的是中醫,建築連前十都排不上。”

鍾博世也笑起來:“這些年國力上來了,再加上歐美的騷操作,人們不再迷信西方傳來的東西。這是好事,只不過很多人矯枉過正,進而變成了路線之爭。他們認為沒有清朝,中國只需要引進幾樣先進技術就可以自然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可同時,他們又認為凡是西方傳來的就是殖民遺毒,凡是祖宗留下的就是神聖遺產。我記得他們還要讓解放軍恢復跪禮,換軍旗?”

眾人哈哈大笑。

黃威乾笑兩聲:“但就建築這事來說,古人和咱們確實不在一個頻道。現代建築靠的是數學計算,古代則是經驗積累。這樣建,塌了,那就不行。那樣建,沒塌,寫進《營造法式》。比如‘穩定性’這個指標,很多古建就沒法解釋,因為它本來就是不穩定的。”

鍾博世安慰他,也是講給其他人聽:“我去振華看了一圈,除了圖書樓,都是磚木、重木結構,這樣不但規避鋼筋水泥不足的問題,而且不同尺寸的鋸材在不同木材、不同長度下的載荷都有現成資料,根據這些資料可以很方便地設計樓板格柵。”

黃威聽了這話,欲哭無淚:“可我說破了嗓子:樓板格柵有嚴格的規範!結果他們說我崇洋媚外,老祖宗根本不用……”

鍾博世感同身受,笑道:“其實古建的最大問題是講究太多。學完這套祖宗之法,最大的心得就是祖宗之法不變不行!皇帝不滅不行!打個比方,一般皇帝是九間,王爺是七間,官府是五間,平民就只允許三間,還只能是硬山或者懸山。逾制不是小事!你蓋個房子要用10根柱子,老爺直接把你抓起來,這叫犯上!可是——憑什麼呀?!”

黃威看來是憋了好多話,借這個機會不吐不快:“所以學校食堂就是九五開間加四面坡,10x6的柱子——就是要逾制!古建這類莫名其妙的講究特別多,比如皇帝的樓梯不能拐彎,就衝這個也得把皇帝滅了!要是甲方告訴我:你樓梯不準拐彎,給我一路到頂!我絕對認為他是頭牲口!中式殿堂為啥那麼雄偉壯觀?因為甲方都踏馬是神經病!”

塔里爾順手給黃威倒了杯涼茶:“甲方有錢有刀有太監嘛!讓你做圓的你就得做圓的,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