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林海行動階段性勝利,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勾結,這些情報幫助楊子榮部隊又打掉了一批“居家土匪”,掌握了大量土地。

這一系列的變化,使得儋州內陸地區的社會結構慢慢開始劇變。

大地主勢力受到了沉重打擊。合同制度和人口自由遷徙使他們不敢加重對佃農的盤剝,四大國策又使他們無法再像過去那樣躺著收租,所以要麼求變圖強,要麼家道中落。

中小地主和自耕農的力量則大大加強。從大地主頭上硬薅下來的土地,及移民入籍洋浦後留下的土地,都分給了無地、少地的農民,佃農變自耕農,貧農變中農。而那些本身就從事生產的小地主,因為沒有了大地主盤剝,經營困境也大為改善。

至此,一二計劃面臨的“人力不足”、“匪患猖獗”、“大地主控制人口和土地”、“民族矛盾尖銳”四大困難,已經解決了其中三個,“林海行動”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現在就是要把這個成果鞏固住。

5月1日,在長坡商站舉行了“儋州農民協會”成立大會。

凡在丈田中分了地的農民,自動成為農會會員。農民協會由農業委員會和內政委員會共同領導,每個鄉鎮設立分會,由會員戶自行選舉分會長和常委會組織生產,並監督各村四大國策特別是“減租減息”的執行,同時也受鎮政府及村委生產互助組的監督。

農會會員戶的土地,折算成股本組建生產合作社,由農會統一組織育種、育秧、育苗、積肥、耕作、收割。

合作社產出的37.5%由國家糧油公司收購,不再額外徵收農業稅。剩餘部分採取自評公議制度,分給會員戶自由支配。收購的這37.5%中,20%作為國稅上繳國庫,17.5%作為農會發展資金,購買農機、興修水利。

中小地主們對農會嘴上很支援,但身體很誠實,大多是看看再說。剛分了地的農民則十分踴躍——自動入會,想不踴躍都不行。

在一片歡呼聲中,第一個農會分會和合作社——長坡鎮分會、長坡農林基地合作社宣告成立,由農業委員會直接負責各項工作,以給後續更多的農會和合作社創造樣板。

長坡農林基地,由水井村出發,沿著被本地百姓稱作“邊嶺”的一片低矮丘陵的邊緣,一直向南抵達長坡煤礦,囊括幾乎整個長坡河西岸地區。這裡地勢西高東低,整體平坦,很適合發展大農業。

所以長坡農會的土地被集中起來,劃分成了三個大農場,分別命名為“南泥灣一場”、“南泥灣二場”和“南泥灣三場”。

錢濤作為新疆阿拉爾人,爺爺、父親都是軍人,屬於359旅的直系後代,聽到“南泥灣”仨字之後dNA都動了。

在他的堅決要求下,由他兼任了長坡農林基地合作社主任。既能給生產做技術指導,還能就近監督農會運作,避免跑偏。為此執委會又從各委員會抽調力量,勢要將長坡打造成新時代的農村樣板。

邱松明就在其中,不得不在長坡、洛基兩頭跑,給累得夠嗆。再一看村子裡的標語,更是哭笑不得。

海南的村落都是火山岩建造,黑不溜秋,顯得石灰水標語特別醒目!只見左一句“土地潛力無窮盡,畝產多少在人為”,右一句“只要握住科學劍,無雨大增產,大旱大豐收”……

“還不錯,知道改成‘握住科學劍’!”邱松明心說這趟穿越,夠他吹一輩子!

在走訪了幾個村子後,錢濤和邱松明召集幾個本地糧戶進行了徹夜詳談,最後得出結論:本地農民的貧窮不只是因為落後的封建租佃關係,更因為科學水平落後得令人髮指!

整個長坡地區,甚至整個儋州,耕作都極其粗放。稻田僅一犁一耙或一犁二耙,犁的深度僅3寸。還有的村子乾脆用牛踏田代替翻耕,僅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或根本就沒這回事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回到漢末篡江山

醉酒枕紅顏

北地為王

喜歡玫瑰樹的西紅柿

小商河

老酒裡的熊

武鍛大明

酸湯折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