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洋浦城,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緊趕慢趕,大秦共和國臨時首都的一期工程——洋浦城和洋浦大市場,終於按計劃在“8月內”完成了!

31日也在月內嘛,沒毛病!再說許多二期工程的專案已經提前啟動,甚至都完成了七七八八。

所以也不能說建設拖拉,這速度其實已經開掛,只能說穿越眾的熱情好像一把火。

護城河在海邊畫了一個大圈,拱衛著小小的洋浦城。兩條主幹道全部都是石磚路面,貫穿內城和外城,在內城中央交織成了一座小廣場。房前屋後和路邊挖了許多坑,準備種木棉樹——這既是一種經濟樹木,也是一種觀賞樹木。

內城是生活區,以小廣場為中心分佈著公共食堂、小倉庫、禮堂、穿越眾公寓、車庫、酒吧、通訊基站、供電站、供水站,還有籃球場、羽毛球場之類。

外城是功能區,北面是市政廳、市立醫院、停車場,南面是簡易碼頭、主車庫和港務管理所,東面是主倉庫和露天貨場,遠遠還藏了一個油庫,西面是規劃中的學校。

整個洋浦城每棟建築都配有風力發電機,屋頂還鋪了光伏電站,再加上供電站的柴油機組,足夠生產生活消耗。

出外城北門100米,就是洋浦大市場。聽上去像個農貿市場,但其實是王府井、濱江道的定位。

市場內也有縱橫兩條主幹道,分出四個區域,東南側這一大片被稱作“中央廣場”,既是商業中心,實際上未來也將是政治和文化中心。

大市場東面,是著名的洋浦千年古鹽田——蘭馨鹽場。儋州營覆滅後,倒鬥團就佔領了這裡,隨即開始改造。西面是正在修建的“昆緯路”,它由洋浦西外城出發,經過高麻都直達峨蔓。公路再往西,洋浦農業示範基地正在建設中。

湯航望著有模有樣的新世界,感慨:“總算像個樣子啦!”

不過現在有個小麻煩,就是穿越時帶來的建材已經消耗殆盡。

除了使用本地木材石料的工程,其餘各條戰線不得不停下來,等待兔王號運來後續補給——需要補的東西太多了!除了鋼鐵水泥和醫藥油料,肉蛋菜奶、柴米油鹽、衣服鞋襪這些生活物資也亟待補充,這會兒王辛豈和鍾博世正忙著採購呢。

忙了一個月,突然閒下來,做些什麼好呢?

那就搬家吧!終於不用住帳篷啦!

醫療組搬到了洋浦外城,正式掛牌“儋州市立醫院”。林墨和傅奇良都笑開了花,樂呵呵帶人運送各種傢伙什。

和洋浦城大部分建築一樣,市立醫院也是用集裝箱模組建造,整體佈局參考了舊時空許多小型醫院的設計,從空中看下去像一個“玉”字。

第一排是門診樓,共三層。一樓二樓都是接診科室,三樓是辦公室,門診樓旁邊是急診室和手術室。

第二排是病房樓,共兩層,內科外科各一層,還佈置了值班宿舍。

第三排是功能樓,共兩層,佈置了倉庫、藥庫、實驗室、教室,還有諸如垃圾儲存、淨水處理之類。

如果人力和硬體滿配的話,市立醫院開設內科、外科、五官科、急診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心電圖、放射、b超等科室,床位100張,基本達到一級甲等醫院的標準。

但倒鬥團目前的醫療力量只有區區20人,所以僅開設內科、外科、急診三個科室,床位10張。

湯航今天來換藥,臉上的刀口因為一直沒有靜養,所以癒合較慢,倒是沒有感染的跡象。

剛出診室,就和一個姑娘撞了個照面。

穿越以來眼前永遠都是迷彩服,突然看到一個穿著t恤短褲小白鞋的姑娘,湯航竟然還有些害羞。

“你的傷好點了嗎?”任欣雨看到湯航臉上的繃帶,想起那天在病房裡一時衝動親了他,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