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義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和談(三),組團穿越復興中華,聶義峰,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滕元鼎仰在椅子上長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夜全都做了古,何愁靖康恥……海賊這是在誅心吶!”
“東翁,看來我們不出面,海賊是不會談的。”李作友坐到滕元鼎旁邊,“對這個大秦共和國,萬不能以一般賊人待之!”
滕元鼎痛苦地閉上眼睛。
自幼飽讀詩書,如此奇恥大辱斷然不可接受。但在海賊都沒有攻城的情況下死得不明不白,未免有些虧?況且海賊那句誅心之語,深深刺痛了一個飽讀聖人之訓、祖宗之言的讀書人的自尊。
“先生,勞你親自去一趟吧。”良久,滕元鼎才吐出一口氣。
李作友合手俯身:“東翁放心。”
放心?如何放得下?滕元鼎苦笑,默默回到內房。
第二天,在洋浦城舉行了雙方的正式會談。
倒鬥團照舊使出“三觀炸裂”配“人海戰術”的組合拳。縱然李作友闖蕩江湖數十年,今天也真是開了大眼,腦袋完全懵了。
談判中,羅靖濤照舊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根本不給李作友爭辯的機會。
“李先生見多識廣,應當比我清楚。儋州營之敗,到了瓊州鎮就會變成‘力戰挫敵、傷亡重大’,是功而非過。而且你們的儋州營也不能說不堪戰,卻被我們一夜之間全殲,難道總兵大人和知府大人不需要思考一下自己幾斤幾兩?就算滕大人想一面談判一面搬救兵,他們敢救援嗎?”
李作友無話可說,安靜地聽。
“倒是滕元鼎,如果我們攻城就一定會攻克,他是不可能諱敗言勝的,那麼下場就只有兩個——要麼戰死,要麼丟掉城池被朝廷砍了頭!不知滕大人,預備把自己葬在哪?一個宛平縣人,為了一個註定要滅亡的王朝死無葬身之所,難道就甘心嗎?”
羅靖濤說完,笑眯眯盯著李作友,幾乎懟到他臉上。
這種毫不斯文全無體面的談判方式,讓李作友十分憤怒卻沒有辦法。
“所以我們給滕大人設計了他唯一能保命的方式!他向上報告‘州城被圍、誓死守城’,隔段時間就上繳一些兵器軍械作為斬獲。等時間差不多了,就報告‘復克本州’,再過段時間又報告‘州城被圍’。這樣滕大人既不用平白無故去死,又省了賦稅的麻煩,瓊山那裡面子上也過得去。大家各得其所,豈不痛快?”
李作友必須承認,他見過很多虛與委蛇,但像倒鬥團這麼不要臉的當屬頭一個。
還能怎麼樣?有不答應的可能嗎?滕元鼎派他來,實際上已經接受了海賊的條件。
“只是百姓復界,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李作友還想掙扎一下。
“具體操辦,我們可以一事一議。既然我們要作出‘圍攻州城’的樣子,我們在州城外自然會部署兵力,到時候派人來談就是。”羅靖濤說完,背靠著倒鬥團一眾大黑臉,趾高氣昂,“十年前遷界禁海死了多少百姓,你們連個屁都不放!這時候知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了?”
李作友無言以對。
“今天這份協議,為了滕大人的生命安全考慮,就不落字據,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羅靖濤點著根菸,慢悠悠抽了一口,話鋒一轉,“李先生是紹興人,滕大人是宛平人,你們腦袋後的小尾巴可還習慣?”
李作友嘴角抽搐了一下,但還是那麼溫文爾雅:“東翁對朝廷剃髮易服也是有意見的。”
羅靖濤吐出一口菸圈:“我現在可以明白無誤的告訴你,十年內我們就會亡了大清!所以該何去何從,二位自行斟酌。”
就這樣,1671年8月26日,倒鬥團和儋州衙門達成了口頭和平協議,當然有進行全程錄音。
協議核心就三條:
1、儋州衙門只能管轄中和鎮,其餘所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