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收取五十州,大明國師,西湖遇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培養出一點超越時代的視野,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李景隆復又問道:“那移民的物資問題呢?”
姜星火乾脆說道:“一步一步來,不要想著一次性大規模地就把事情做完,移民其實跟移山一樣,就是個日積月累的工夫你想想,哪有一下子就能把一座大山給搬空的?不都得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所以說,這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情,起碼也要三四代人,才能初步建設完成,而第一代人,只需要建立前哨的灘頭駐地;繼而稍微進行探索,在合適的港口處建立貿易站;然後向內陸探索的同時,完善港口設施,建立一座城池;最後才會考慮大舉進軍內陸,拓寬耕地範圍的事情。”
“另外……”
姜星火繼續說道:“當地之人,倒也不必一定選擇趕盡殺絕。”
姜星火這麼說,倒也不是聖母心。
實際上,姜星火所說的這片新的陸地,自然就是美洲大陸。
正所謂“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北美五十州”。
先不討論從大明到美洲移民的可行性和具體操作步驟。
單論北美大陸這塊田地本身,就已經是令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極度眼饞的無價之寶了,環境之優越,縱觀全球亦無出其右者。
未來工業時代所必須的那些石油、煤炭還有各種稀有金屬之類的也先不談,只說在農業時代的田地等自然資源價值。
首先,北美大陸東西兩側為海洋,利於發展貿易與運輸,內陸則有貫穿南北的水系,極為便於灌既,還有佔據世界百分之二十澹水儲量的五大湖,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水分條件較好。
從西到東來說,西海岸有綿長的山脈,可以如同一道天然長城一樣,有效阻擋寒流的內侵;中部大平原一望無際,極度適合農業種植,耕地面積廣大到約佔世界總耕地面積的十分之一,養活多少人都沒有問題;至於東側則稍微差點,雖然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雨熱同期理論上事宜農耕,但是北美大陸東海岸的冬天究竟是暖是寒,取決於寒流具體的走向,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至於為什麼本地人沒有在農業時代發展出一個龐大的帝國,則是受限於本地兩點奇怪的因素了。
而兩點因素,大明恰好都能解決。
第一點,也是最尷尬的一點,那就是雖然北美大陸田地肥沃,耕地面積廣大,但是.當地沒有土生土長的糧食作物!
北美本土的可食用作物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南瓜、向日葵、菊草、梨(類似於菠菜)。
至於玉米,直到大明這個時代,北美土著才在東海岸種植了短暫適用於夏季生長的玉米。
沒有高產的糧食作物,就沒有繁衍人口的基礎。
而在姜星火穿越前的那個時代,卻證明了北美不是田地不行,只是土著農作物不行罷了,北美大平原的田地條件,小麥、水稻,什麼都可以種,種下去收穫就差不了。
因此,大明只需要帶上大明本土農作物的種子,就可以放開了種,第一點的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第一點糧食作物不行能解決,而第二點,輪到了北美本土動物不行。
北美沒有任何可以馴化後,供人交通或協助耕種的本土大型哺乳類動物。
在“可馴化”這個前提條件下,能達到“供人交通”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但不限於牛、羊(羊車)、馬、駱駝,能達到“協助耕種”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但不限於牛、馬
遺憾的是,北美大陸一樣都沒有。
在北美大陸上生活的馬和駱駝,一萬三千年前就滅絕了,而西部牛仔們騎的馬,都是從歐洲引進的。
沒有交通坐騎倒還好說,大不了辛苦點步行,可沒有牛馬等農耕助手,就點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