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宏承道意立師碑,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敕布《致虛見素法師誥》。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徽宗皇帝再次加封葉法善天師為靈虛見素真人,敕布《加封靈虛見素真人誥》。

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大宋理宗皇帝敕封葉法善天師為“真人”。

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又加封其為“真君”,封號達到歷代道士的頂點。

李隆基繼續在大唐推行道教,並於天寶年間達至鼎盛。

治身治國,並在其中。

開元后期,他組織學士四處搜訪道經,加上原來京中所藏,纂修成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全集《三洞瓊綱》,全書共有七千四百多卷。

原先各州所立的道觀和寺院,皆以開元為額,道觀改名為開元觀,佛寺改名為開元寺。

開元前期,他創作和改編了《聖壽樂》《小破陣樂》《光聖樂》《文成樂》等歌頌文治武功和太平盛世的法曲,還有專為道觀創作的《降真招仙曲》《紫微八卦曲》《紫微送仙曲》。

大唐道觀法場,採用的多是司馬承禎的《玄真道曲》,或者茅山道士李會元的《大羅天曲》。

在李隆基的鼓勵下,一批懂音律的道士和學士也創作了許多道教法曲。

工部侍郎賀知章創作了《紫清上聖道曲》,太常寺卿韋絛創作了《景雲》《九真》《紫極》《小長壽》《承天》《順天樂》《君臣相遇樂》等法曲。

開元二十七年,文武百官上表讚頌李隆基的文治武功,為其加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經過幾次追加,最終定尊號為“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

從這個尊號可以看出,此時的李隆基,已經成了地地道道的道君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