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東廊君臣論三教,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一是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二是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三是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那人道:“這三句話,皆是論道經邦的真理!這些年來,陛下導德齊禮、重用賢能;輕徭薄賦,大興農耕;開放口岸,促進互市,多少使節、僧侶、商人不絕於途。大唐,正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

高力士大手一揮,道:“有博大的開放胸襟,才能結出開元盛世的果實!你們說是不是?”

圍觀的百姓紛紛交口應和。

李隆基沒有辜負和葉尊師的三年之約。

多少個日日夜夜,宵衣旰食,勵精求治,開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天下萬民,人人都享受到了開元盛世帶來的恩澤,人人都以自己是唐人而感到驕傲!

忽然,廊下一陣騷動,有幾個百姓為了三教優劣,一言不合,就爭吵起來。

高力士伸長脖子,道:“你們吵什麼,開元神武皇帝在此,也敢在御前放肆?”

一個百姓道:“中宗皇帝在位時,對儒佛道三教實行調和政策,下詔禁止《老子化胡經》,平息三教的爭端,讓三教人士共同參與為聖帝天后舉辦的追福活動。三教和平共處,難道不好嗎?”

魏晉以來,佛教實力不斷壯大,在武周時期達到巔峰。

《老子化胡經》成書以後,佛教與儒道兩家的爭紛,也在此時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它的存在,屢屢引起儒佛道相互攻擊。

高宗天皇大帝和聖帝天后為了平息這場紛爭,多次舉行關於《老子化胡經》的辯論,氣氛緊張。

中宗皇帝極不喜歡這樣的紛爭,乾脆將其一禁了之。

另一個百姓說:“《老子化胡經》並不是一部偽經。他寫得明明白白,是老子化生釋迦牟尼,才有了後來的佛教。”

“胡說,佛者出世,道者遊世,儒者入世,正如王郎君所言,圓覺、虛中、誠一,各取一瓢,各有所得就夠了。陛下縱然是一位道君皇帝,也對三教執溫和態度!”

那人氣得臉紅筋暴。

“你才胡說!道教向來是我大唐國教,是大唐王朝的皇室枝葉,幾代先帝一直推崇尊儒重道的政策,並不是你們說改就能改的!”

眾人靜靜地看著他們爭吵。

圍觀的一些百姓本想勸慰幾句,卻因立場不同,引起了更多人的爭吵。

高力士淺嘆道:“陛下,您看,天下就該獨尊道教!說什麼三教並立,民間又起爭論了!”

李隆基臉色一黑,心情瞬間由晴轉陰。

“算了,任由讓他們繼續爭吵去罷!表面上看,三教開始並存合流,實則,民間的爭論始終沒有平息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