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夢解三門峽之困,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了兩炷香的時辰,葉法善天師才緩緩睜開雙眼。
“陛下,臣剛剛做了一個奇幻的夢!”
“尊師做了什麼夢?”
“臣夢見一條天元應龍,身披金鱗,舒展五彩羽翼,跟當年在興慶坊看到那條黃龍一模一樣。它從江南運河遊弋而上,再進入通濟渠,過東都,入黃河,搖首擺尾,一直游到了長安城外!”
李隆基眉間陰霾頓生,苦笑道:“要是大唐的糧船像這條天元應龍一樣,乘風破浪,直達長安就好了!”
“臣聽說,前不久,又有兩艘糧船傾覆在黃河三門峽?”
“沒錯!不知多少糧食白白傾覆黃河中,餵了魚蝦。就算如此,還得源源不斷地調糧關中,總不能讓長安百姓餓肚子!”
“陛下可知,那條天元應龍是怎麼過三門峽的嗎?”
李隆基饒有興趣地說道:“尊師快點說來聽聽!”
葉法善天師慢慢站了起來,臉上笑容漸盛,連花白的眉梢都不可抑制地高揚起來。
“臣看見那天元應龍威儀凜凜,一路蜿蜒前行。過三門峽時,也被峭壁激流困在其中。它在黃河裡興起虎浪,一時間,峽谷裡濁浪滔天,一瀉千里,但依舊無法透過這片險要之地。眼見天元應龍要與砥柱相撞時……”
那比劃著的手猝然停了下來。
李隆基急不可耐地追問道:“它究竟如何了?”
“眼見天元應龍要與砥柱相撞時,它驀地騰躍而起,飛到三門山上,繞過這片險灘湍流,然後,再次潛入黃河,劈波斬浪,一路西去!”
李隆基的雙目注視著通真達靈的師父,像一座雕塑似的呆坐著。
眼前,雲氣興起,激水湍怒,一條黃龍正飛逾巖險。
葉法善天師的夢境,清清楚楚地告訴他,大唐的運糧船隊該如何渡過這道黃河天塹!
他一躍而起,緊緊地握住師父的手。
“朕明白了!我們可在在三門峽東西各置一個糧倉。東邊運來的糧食,集於東倉中,再在三門山上開鑿陸道,變水運為陸運,避開三門之險。糧食從陸路運抵西倉後,再下黃河裝船,繼續水運到長安!”
葉法善天師撫須大笑,道:“陛下聰慧!分段通航,時間是長了不少,但運輸效率大大提升,可使糧食平安運至長安!”
“太好了!太好了!尊師一夢,拯救了無數長安百姓!朕先回宮去了!”李隆基奪門而出,疾步如飛。
“陛下,您才坐了半個時辰,怎麼就回宮了?”侍立在門口的高力士立刻緊跟而上。
“力士,你即刻召集三省六部官員,討論一下三門峽分段通航的可行性!”
“是!老奴讓王毛仲將軍先飛馬回宮,召集諸位宰相、侍郎在太極宮太極殿等您!”
步履匆匆間,主僕二人的身影已經遠去。
李隆基提出的方案獲得了一致認可。
經過眾議,朝廷決定在三門峽東置飛龍倉,西置永寧倉,並在三門山北岸的峭崖上開鑿十八里陸道,以供稅糧轉運。
同時決定,州府只管納糧,由朝廷專人負責統一運送稅糧,既節省了運輸的時間,朝廷每年也可省下一筆可觀的運費。
如此一來,不僅江淮、江南的糧食,燕薊一帶的儲糧,也可以在孟津溯河西上,運抵長安。
進入關中的糧食,每年能達到一百多萬石,可以為地窄人稠的關中地區,解決大部分的糧食需求。
三門峽鑿山工程浩大,李隆基親自監督。
暗中命人調查岐王李範的事,也沒有多少頭緒。
一直忙到開元七年三月初,李隆基才想起來,該去祁國公府看望岳丈王仁皎了。
忽而又傳來渤海郡王大祚榮薨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