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夢解三門峽之困,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訊息,遣左監門率吳思謙攝鴻臚卿,充使弔祭,並命其子大武藝襲位。

數天後,終於得空,踏進了大明宮蓬萊殿。

回到長安數月,第一次來這裡。殿內燭火昏暗,塵埃蕭然,李隆基心頭瞬間湧起了一絲歉意。

王菱從屏風後走出,盈盈福身,姣美的面龐上沒有任何表情。

她神清形癯,一襲素雅的鳳袍,不飾釵環,不施粉黛,乾乾淨淨,像此刻的心一樣空空蕩蕩,了無一物。

女為悅己者容,既然思君不見君,也就懶得臨鏡梳妝了。

李隆基第一次見到如此素顏的王菱,不禁“呃”了一聲。

“皇后,朕一直忙於國事,疏忽了祁國公的病情。朕打算,明日去祁國公府一趟,你遣人安排一下。”

“陛下不必去看妾的父親了。”

“為何不必去?”

“醫正今日下了預後通知,祁國公府已經開始張羅後事。您去了,看到的也是滿目淒涼,何必給自己添堵呢?”

“前幾日,朕問過晉國公守一,他說祁國公的病情有所好轉,所以才決定去探病,怎麼到你這裡,就變成要準備後事了呢?”

王菱冷冷地回道:“那是哥哥體諒您日理萬機,不想讓您勞心分神,所以才說祁國公的病情好轉了些。”

李隆基走到王菱面前,憐惜地將她鬢角的一縷髮絲劃到耳後。

雖然素面朝天,王菱依然是一副楚楚動人的模樣,只是,自己很少注意她罷了。

“皇后別鬧了!朕始終記著,當年,祁國公以袍換餅,讓那個落魄無助的臨淄郡王吃上了一盌終生難忘的湯餅。那縷麥香,至今還縈繞在唇邊。你也是在那個時候,嫁給了一無所有的朕。”

“妾一度以為,陛下已經忘記了……”

“此事,朕永遠都不會忘記!太上皇臥病期間,你盡力侍奉。祁國公病危,豈有不去探望的道理?天下人又該如何指責朕的無情?”

或許,最後一句話,才是李隆基執意要去探望父親的真正理由吧!王菱心裡暗自揣摩著。

既然陛下還記著一盌湯餅的恩情,那就讓他好好去祁國公府還了,從此以後,他們便兩不相欠!

“妾知道了,立刻遣人安排行程。夜深了,您早些回去歇息,注意龍體安康!典兒,送一送陛下!”

“是!”典兒站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王菱的逐客令讓他感到尷尬無比。

“那,那皇后也早點睡吧。最近你忙著照顧祁國公,瞧著消瘦了不少,養好精神,不要讓朕擔憂你!”

在王菱和典兒的福身迎送中,李隆基狼狽地走出了蓬萊殿。

高力士迎了上來,一臉詫異。“陛下不是說今夜下榻蓬萊殿的嗎?怎麼這麼早就走了呢?”

“不了,今夜,朕想去武婕妤那裡,擺駕去清思殿吧!”

高力士倏然記起,陛下和王皇后還在冷戰中,兩人哪有這麼快就冰釋前嫌,和好如初呢?

祁國公府回來之後,王仁皎的病情越發嚴重,於開元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薨世,時年六十九歲。

李隆基下令,追贈王仁皎為太尉、益州大都督,諡號昭宣。喪禮由朝廷主持,工部尚書劉知柔擔任喪事總監,京兆少尹崔琬任副監。

長安三品以上的公卿大臣競相前往祁國公府弔唁,車馬人流,溢巷填街。

這時,晉國公王守一上書,請求用豳國公竇孝諶的先例,准許為父親王仁皎築五丈一尺高的墳墓。

李隆基當庭同意,但遭到了群臣的強烈反對。

按《唐律疏議》規定,大唐一品官員的墳墓封土可以高出地面一丈九尺。經過皇帝恩准,陪葬皇陵的一品官員,墳墓的封土可以增至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