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涼州曲盛行天下,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珠鏡殿裡,燭光搖曳,一對璧人的剪影投在六扇花梨木屏風上。

李隆基道:“非兒,一個時辰的功夫,你就把《涼州曲》譜出來了,真是讓朕小瞧你了!”

趙非兒櫻口輕啟,嫣然道:“陛下過獎了!”

“此曲峨峨洋洋,朕彷彿聽見琵琶鏘鏘乎,如馬踏祁連般豪邁;玉笛嗚嗚然,如大漠落日般悲壯!”

“陛下原意是想把《涼州曲》譜成琵琶曲,非兒琢磨了很久,覺得琵琶善敘述,卻多了些幽怨之氣,所以,擅自在其中新增了笛子合奏。”

“笛子善抒情,意境悠遠,更能表達西涼的恢弘雄壯!你這一新增,使得《涼州曲》更加典雅優美、錯落有致。”

“陛下喜歡就好!”

李隆基轉身呼喚高力士。

“力士,你去取一支玉笛,一把琵琶來,朕要與昭儀試一下新曲。”

一會兒,珠鏡殿裡響起了鏗鏘激越的琵琶聲。

琴聲清脆飽滿,氣勢拔山蓋世,彷彿關山月明,普照著戍守西涼的十萬將士,車馬交錯,刀弓出鞘,羌胡歌吹,聲聲愁煞羈旅之人。

大明宮中,多少耳朵支稜起來,靜靜地聽著這幽音閒敘。

她們似乎看見一隻纖纖玉手,正在曲項五絃琵琶上熟練地遊走。

忽挑、忽攏、忽捻、忽劃、忽搖、忽拂、忽掃,疏而勁,密而清,慢而不斷,快而不亂,嘈嘈切切,暢快淋漓。

錚錚清弦中,多了一聲孤峭冷寂的笛聲,將這個夜晚拉得好長好長。

“這麼長的笛聲,只有陛下能一口氣吹得出來。”王菱聽了片時,波瀾不驚地說了這一句,和衣緩緩臥下。

一曲末了,李隆基收了尾音,拿起几案上的曲譜。“非兒,這一處需要修改一下!”

“陛下想如何修改?”趙非兒道。

“自古以來,涼州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是河西走廊上最亮眼的明珠。這一處旋律太慢,節奏拖拉,佔據了曲子的大部分,難以表達出長河落日、絲路駝鈴的遼闊和蒼涼。”

“好!妾再琢磨一下!”

兩個腦袋抵在一起,一直討論到夜半,《涼州曲》終於定稿。

看著塗塗改改、難以辨認的曲譜,李隆基失聲笑了出來。

“曲子被朕改得面目全非了!”

“陛下改得很好!現在,這支《涼州曲》或快或慢,或舒或緩,氣象俱佳,節奏終於恰到好處!”

“經過潤色,《涼州曲》保留了胡樂的元素,也融合了中原音樂的特色,使得它既有濃郁的西域情調,又不乏熟悉親切的中原風格。此曲一經發行,一定會盛行天下的!”

李隆基臉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專心致志的男子總是那麼攝人心魄。

趙非兒伸出玉手,深情地撫摸著那稜角分明的臉龐。

“妾為了奪得首功,匆忙之下,將原先鏗鏘激越的邊塞曲,改成了格調低下的閨怨曲。”她稍頓須臾,又道, “聽說,今日陛下在朱雀大街怒笞了一名官員……”

“沒錯,老大不小的人了,還不及我們的謙兒懂事呢!”說起此事,李隆基仍是一肚子火。

趙非兒自知不該把話題引向這裡,急忙改了口。

“夜深了,妾先服侍您睡下。明日,您要早起處理國事,還要抽空看望祁國公。妾會將此曲交給梨園樂師,讓他們操練起來!”

“朕是答應過皇后,回長安後,要去看望祁國公的……”

“聽說,祁國公病了很久,皇后請遍了天下名醫,病情也不見好轉。陛下潤澤春風雨露,或許,會讓他枯木逢春的!”

望著屏風上的《松風遠岫圖》,李隆基沉聲道:“一年多未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