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涼州曲盛行天下,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尊師,聽說他也在抱恙中。這幾天,處理完國事,抽空先去看望他老人家吧!”
一位是岳丈,一位是尊師,手心手背都是肉。
趙非兒低頭不語,柔荑玉手落在他的肩上,默默地幫他脫去了袍衫和冠履。
再過幾日,就是元日。長安家家戶戶開始辭舊迎新,崇仁坊也不例外,到處張燈結綵,喜氣雲騰。
李隆基仰望著匾額上“景龍觀”三個髹金大字。
那是父親生前親筆御題的字。
他的字清麗剛勁,沉厚朴實,融匯了楷、隸、魏、碑等書法的特點,一眼就能認出那特有的清儒之風。
斯人已逝,風雅猶在,好像他從未離開過。
李隆基留戀地多看了幾眼,捂緊了瀾袍外的紫貂剪毛短披肩,從匾額下邁入景龍觀裡。
景龍觀雖居鬧市,自從子虛、雲鹿和澄懷相繼離開這裡,觀裡葉凋零,瓦落雪,多了幾分荒涼清寂的感覺。
烏翎正在庭院中啜飲梅花的清露,見到有人進來,撲稜著翅膀,發出一聲清脆的長唳。
三清殿中,天尊金冠鴻衣,軒軒霞舉,出混元而平坐人間。
李隆基把香走到三清尊神前,心裡默唸了一句:“諸天炁蕩蕩,吾道日興隆。躬逢開元盛景,唯願大唐虎躍龍騰,眾安道泰。”
祈禱完畢,將三炷香插到了香爐裡。
葉法善天師鸞姿鳳態,端正如鍾,閉目趺坐在案前,似乎正在睡夢之中。
“陛下回長安了?”聽見動靜,他緩緩睜開眼睛,收起了太清訣,不緊不慢地說道。
李隆基見他要爬起來,急忙伸手阻止。
“尊師莫動,不要起來拜見!今年,您已是一百零三歲的高壽。期頤之年,雖天子不敢受拜,今後見了朕,都毋需跪拜!”
“謝陛下厚愛!”
卸去披肩,李隆基撩起瀾袍的衣襬,坐到師父身邊。“一年多未見,尊師鬚髮皆白,看起來愈加慈眉善目了!”
“為師老了!終是抵不過歲月的風霜!”
“聽說您入冬以來,身體一直抱恙,近日可好些了?”
“前段時間,氣溫稍降,感染了風寒。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幸好,臣的侄兒傳信來,宣陽觀和淳和觀在江南落成,兩觀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聽到這樣的好訊息,臣的風寒立刻就好了。”
他將身邊的古銅二十八宿星象紋三足暖爐,往李隆基身邊挪了一挪,順手添入幾塊幹炭。
趁他不注意,李隆基悄悄地挪回去一點,嘴裡道:“宣陽觀和淳和觀發揮作用,成為江南百姓求福禳災的首選之地,朕也十分高興!”
葉法善天師抬起略顯渾濁的眼眸,道:“陛下與昭儀娘娘合作的《涼州曲》,一夜之間,從梨園傳遍了長安,又從長安傳到邊塞,多少詩人掀起了為它填詞的熱潮!”
“朕沒有想到,《涼州曲》一經發行,就受到了天下詩人的熱捧,人人爭先填詞。現在,它已成為梨園樂府第一曲。不知尊師讀過幾首《涼州曲》?”
“臣不出戶庭,讀了無數首《涼州曲》,有寫西域風情的,有懷古思今的,也有歌詠戍邊客懷的。”
“那麼多《涼州曲》,您最喜歡哪一首?”
“臣最喜歡王瀚的《涼州曲》!”
“尊師為何獨愛這一首?”
說話間,石清煮了一壺熱騰騰的卯山仙茶,沏在茶盞裡。
葉法善天師伸手取了一盞。
“王瀚詩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葡萄美酒、琵琶聲聲,西涼風情呼之欲出。戍守將士的慷慨悲壯、威武豪邁,盡在這一隻小小的杯盞裡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