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琴箏微吟傷君懷,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賜死在黔州居所。

顯慶元年,天皇五子,天后長子李弘被立為第二任太子。上元二年,李弘隨二聖出行東都洛陽,不幸猝死於洛陽合璧宮綺雲殿,年僅二十三歲。

李治悲慟欲絕,追封其為孝敬皇帝,以天子儀禮厚葬於恭陵,配享太廟。隨後,沛王李賢被眾臣推立為第三任太子。

李賢和李旦一起在宮中長大,兩人年齡相差七歲。

他對李旦格外照顧,教他識字、讀書、騎射、蹴鞠,亦父亦兄,亦師亦友。立為太子之後,日理萬機,仍不忘輔導他的功課。

李賢的性格任性剛烈,處事果斷有膽識,且不為舊禮所拘。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跌倒了就爬起來,哭是沒有用的!

李旦覺得,李忠和李弘都是死於太仁慈,二哥李賢的鋒芒多刺,應該能為他披上一件結實的鎧甲。

沒想到五年後,李賢照樣被扣上了謀反的罪名。

他的人生轟然落幕,再無爬起來的可能。

三哥李哲被推為太子之後,兄弟倆都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和擔憂。

程務挺見狀,急忙勸慰道:“陛下,孝敬皇帝在太子位時,慈惠愛親,仁孝聞於四海。不幸遇難,普天百姓俱痛也。斯人已去,請您不要過於哀痛!”

葉靜能法師道:“請陛下節哀!新太子仁民愛物,心懷天下,這是大唐之新福!”

葉法善天師也好言勸慰了一番,並說了括蒼神人傳太上之命,令他輔佐大唐天子一事。

李治聽了,轉悲為喜。

“太好了!玄元下降,紫氣浮天,靈飛太鶴山洞天。隴西李氏之家得其庇佑,已經幾百年了。朕很久未聽到如此激動人心的訊息了!”

常年的風眩頭重,讓李治的視力變得模糊。但此刻,他的眼裡閃爍著無比激動的光華。

天地共尊的太上老君顯聖人間,親自為大唐王朝的興盛點兵點將,李唐皇室作為神仙之苗裔,得到上天庇佑,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隋末,四海鼎沸。隋失其鹿,天下群雄爭相逐之,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滾滾而起。

大業十三年六月,高祖皇帝李淵在晉陽起兵。

茅山宗道士王遠知、潘師正等人四處預言,聲稱李淵為真龍潛世,太上老君親賜鏤金冠子、紫絲霞帔,命他起兵,拯救天下蒼生。

他們率軍進入關中,著名道士樓觀宗道士岐暉,派出八十多名道士接應,大肆宣傳“楊氏滅,李氏興”,稱李淵為“真主”、“真君”,還散盡觀中的糧秣,大力資助唐軍。

天下各地都流傳著“天道將改,當有太上老君子孫治世”之說。

李淵父子藉著他們的天命讖語,四個月攻下長安,半年後稱帝建立了大唐帝業,六年後完成了大一統,結束了自南北朝以來,長達兩百年的動亂。

登基後,李淵感念道家佐唐有功,追認老子李耳為隴西李氏的始祖。

他制定了一系列崇道抑佛的政策,利用道教聖祖老子,將出身鮮卑軍戶的隴西李氏提升到神仙一族,神化了“君權神授”的思想;充分利用道教“無為而治”的學說,與民休息,收拾大亂之後的殘破人心。

尊祖之風,由此而起。

武德七年,長安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釋奠儀禮,道教在三教論衡中脫穎而出。

第二年,李淵下詔,天下宗教,以中華本土道教為先,儒教居中,佛教為末的三教序位。

一道詔令,正式將道教提升到了大唐國教的地位。

曾經說過“神仙本是虛妄”的太宗皇帝,也繼承了李淵的說法,宣稱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

貞觀十一年,下令繼續置道教於佛教之上,進一步鞏固其國教的地位。

葉法善天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